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加入VIP免费下载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ID:53429

大小:1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06-05-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1.教学本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学生提出的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可布置学生自学自查,再适机交流,超过本文范围的问题可指导课外去探究。(2)默读全文,思考问题。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圈点勾画,批注感受,再在小范围内交流。(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和体会,激发环保意识与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4)小结学法,延伸探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学习本篇课文所采取的方法,如:以朗读、默读为手段,以疑问为线索展开的。有条件,可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与探究有关黄河治理的问题。 2.教学本文要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以略读为主,虽是略读,但读中要作深入的思考,其中,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学习的重点,对黄河变化的原因就应作深入的思考。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并不难,而要真正理解则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原因,气候转寒、暴雨集中和结构松散的黄土,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使水土大量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二是社会原因,即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是人为造成的,是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可用下列板书说明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从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泥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因而下文中讲到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在理解黄河发生变化原因这一重点问题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黄河是陌生的,不如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乡的河湖更有感情,所以引导学生在谈受到的启发时,可与学生身边的河湖以及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引发生活的体验,激起内心的情感,认识到保护家乡的河湖同保护黄河一样,都是为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把抽象的环保意识转变为实在的环保行为。 3.学习本文,要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浏览有利于抓住重点,提出疑问;默读有利于思考与理解;朗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的训练内容,是促进理解、表情达意、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有关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及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朗读时语气要沉重一些,语速要慢一些,一些数据可以读得稍重些,第三自然段讲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读得舒缓一些。 4.本课有8个要求认识的字,应让学生独立自学,读准字音。要注意“侵”是一声,不要读成qǐn;“营(yíng)不要读成“yín”。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关于河流方面的专业术语,可以通过图片或简单的图示及查字典引导学生了解,如“数管齐下”可联系科学家设计的方案理解。 5.资料的搜集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并适机交流,若在学习完本文后布置,则可在“展示台”中交流与展示。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搜集资料,都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即“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有兴趣有条件还可以写成调查表、建议书等寄送有关部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③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设计 1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①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③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湖北宜都 刘春林) 设计 2 ●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①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②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③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①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下”读懂课文。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③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足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①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③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③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①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⑤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湖北宜都 王泽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