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导学案(部编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导学案(部编版)

ID:85737

大小:19.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8 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必过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 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 )的___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1.理解诗句,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的修辞方法,教师不必过多强调术语,让学生在想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