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学案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中石兽》教学案例

ID:87894

大小:17.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了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本篇文言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两只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文章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定论”,其实不止众人,连读者都几乎以为是定论的时候,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才进一步揭晓。 本文虽有波澜,但作者并不是在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通过一个寻石兽的故事引出深层的思考: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地做出判断。寓意于事,立意高远。其中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很值得认真体会。 【学情分析】 学生对奇闻轶事很感兴趣。对于作者纪昀,也通过其他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有所了解。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积累,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本文字面意思比较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有价值词语,在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制作词语分类积累的学习卡片的形式进行了整理积累。 【教学目标】 1.通过“朋友圈”回复“帮助信息”的方式,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设置 1.发布求助信息 穿越时空:假设文中的人物穿越到现代,他们也有了手机,可以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有一天沧州南寺的僧人在朋友圈上发不了一条求助信息:“我寺临河岸,门前的两个石兽于十多年前不慎并落入水中,如今想打捞上来重修僧院。但多次寻找,均未找到,不知为何。敢问万能的朋友圈,谁能献计献策,在下感激不尽。” 2.伸出援助之手 要求:1.分别以“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口吻回复。 2.用现代汉语进行回复。 预设:在用现代汉语进行回复的过程中,可随学生的表述,落实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文言词汇的积累。 环节二: 悟得道理 交流:如果让你点赞的话,你会为谁点赞,请说明理由。 预设:学生大多会为“老河兵”点赞,但是理由表述不明确。仅限于寻找石兽的结果,对于其中的道理理解不深入。 小结提升: 环节三:质疑思辨 活动一: 1.提供拓展链接: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栓系浮桥所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2.假设讲学家和老河兵穿越时空在此相遇,碰见此事正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解决他们的疑惑吗? 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由于物体的质地、重量不同;河底的沙土性质不同;落水的高度不同等因素,会出现不同的打捞结果。 环节四:作业提升 现在网络上流传了一些谣言,有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以下摘录内容,你认为是谣言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请选择你感兴趣内容的谈谈你的看法。 2016最火爆的网络谣言,你信多少? 谣言1:跑步比久坐死亡率更高? 谣言2: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 谣言3: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有害健康。 谣言4:地暖可能产生“供暖辐射”,对人体有害。 谣言5:吃柿子喝酸奶会中毒致死。 谣言6: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变成酸性体质。 学生独立思考 结合科学依据谈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之后出示“真相”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