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质检考试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质检考试试题

ID:150036

大小:23.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5-01-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质检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温馨提示: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测。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基础(21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⑴.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⑵.“           ,             ”两句,不仅是青年杜甫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⑶.             ,            。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⑴发高烧和打hán  jìn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                                          (         )⑶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kū lóu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⑷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qǐ lì,而且神秘、迷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B.面对无数个“豆 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 就民族矛 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D. 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4日上午,辽宁舰舰载机歼–15由飞行员戴明盟驾驶顺利起降,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C.武广高速列车以平均每小时3 50公里的时速来往于两城市之间,给旅客带来极大方便。D.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物价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我国不但要稳定经济增速,而且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5.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仿下列句式,在横线上仿写句子。(3分)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上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                   ;                  。二、文言文阅读(39分)(一)《桃花源记》(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便舍船         屋舍俨然   C.中无杂树       中间力拉崩到之声     D.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7.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8.用原文句子填空。(3分)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            ”,又是纯一色的桃树“            ”,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尽头,发现“                       ”,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直达仙境。9.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二)奇招击退红潮  (13分)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 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2013年第1期《大科学》) 1 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3分)                                                                                11.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                                                                                                                                                                12..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13.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三)家乡的竹林  (14分)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 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 ,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 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4.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5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2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3分)                                                                                                                                                               16.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3分)                                                                                                                                                               17.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写作 (4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   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2013——2014第一学期八年级质检  答案 一、基础  二、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C7、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8、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9、A(二) 说明文阅读10.(3分)①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②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答对一个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3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