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ID:293651

大小:1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3-04-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和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而在课堂上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此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个人浅见。一、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兴趣,激发欲望,让学生想创新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推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创新思维、开发智力的优质“催化剂”。爱因斯坦就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孜孜不倦忘我地为之去求索。1、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是对传统的挑战。教育思想是教育行为的灵魂,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就有怎样的教育行为。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观念创新是先导,方法创新是前提。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走出应试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创新教育目标观、质量观、教学观和人才观。在教学中要多方位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使自己的教学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以此唤起学生的认知和创新的情趣。也正如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教学方法,正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现代教学要大力开展这种方法。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心智活动去发现认知对象的奥秘。如教《开国大典》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按“开国大典”的过程,即事情发展顺序来引导思考。这样教,教师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关键处,已给学生暗示,或者代替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时,可以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认为文章围绕“开国大典”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看谁想法多(新)?这样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就可能会想到:文章有几处较明显的时间,即“早上(清早)”、“下午三点整”、“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完毕(傍晚)”、“晚上九点半”,可以按时间顺序写;有的同学还会发现到:文章主要写了“大典前的情况”、“大会盛况”、“阅兵式盛况”、“大典结束后的情景”五方面内容(场面),可以按事情不同内容(场面)的顺序写。在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深入展示后,教师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去发现用什么方法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如此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金量,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刺激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心才去探索,才能产生创造灵感。牛顿因苹果落地而产生好奇,进而潜心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理。可见,刺激学生心灵深处的好奇就会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教《开国大典》,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谈话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1949年10月1日,这天是中华民族最辉煌最骄傲的节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升起来了。那气势如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同学们,你们想去了解一下当时的盛况吗?如果你是当时群众的一员,你站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听到了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想?此时,学生满怀好奇,兴趣高涨,随着教学的开展,思维的翅膀在心海翱翔,创新的欲望,一触即发。有的说:“我会心情激动,因为我们不用再生活在皮鞭下,不再担心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住,迎接我们的将是幸福美满的未来。“有的说:‘我会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我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我们劳苦大众可以当家作主人了。”还有的说:“我会很自豪,为革命英烈那种英勇顽强,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深感骄傲。我要向他们一样为人民的事业而勇往直前。”……3、鼓励好胜心。好胜心是小学生的特征。课堂上,只有善于激发的保护学生的好胜心,把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运作,构建开放型教学网络,创造条件让学生你追我赶,争强好胜,才会有创造思维火华的迸发。如教了《长城》一文,一位同学质疑:古代运输工具落后,科技不发达,劳动人民只能用肩膀和双手把条石抬上陡峭的山岭,如果现在去修筑长城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把一块块两三千斤重的条石搬运上陡峭的山岭?并说说理由。通过教师的指导、鼓励,学生相互竞争,积极思维,先后思考出以下几种方式:(1)用汽车运,(2)用起重机吊。(3)用火车运,(4)用飞机运。显然,这几种方法都具有创新的成分。正在同学们沉浸于竞争的快乐氛围以及老师给予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肯定的时候。一位同学突然兴奋地说:“我有一种最佳的方法即不用搬运,在山上打凿条石。”很显然,其思维更新颖独特,富有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显示了竞争好胜所带来的创新成果。二、架设创造性思维的“桥梁”——交金钥匙,启发引导,让学生会创新通过激趣,点燃了学生想创新的欲望,学生进入了创新思维的氛围。这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并会进行创新思维才是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因受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其创新思维受到了不同程度制约。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拔,就不难使学生创新思维展开翅膀自由飞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英国教育学笛卡尔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时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如何指导学和会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1、克,即克服思维惰性。面对问题,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一种解答方法或途径,满足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不再寻求解答问题的其它方法。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使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培养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如《桂林山水》作者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要只满足于书本中的描写,克服思维惰性,积极观察思考,想出不同于书本中的具体描写的句子。这样引导,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与学习兴趣都得到了培养。2、破,指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常规,突破固有习惯,突破条条框框。没有突破就没有创新。学生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其思维就会变得呆板,思维的发展就会出现“断层”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不同寻常的思维方法,想出新颖别致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点子”,捕捉与众不同的新异见解,提出新奇独特的策划方案,构建具有意义的突破性的思维活动网络。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要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必须要注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善于跳出已知的领域,积极把思维的触觉伸向未知的领域,力求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异见解。如教《凡卡》,我设计了一道创新题:“凡卡送信后______。”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许多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示产生了思维定势说:“爷爷没有收到信,凡卡依然遭受老板虐待和欺侮。”而有的同学却基于文本思想内涵,运用创造性思维,拓宽想象视野,独辟蹊径,构想出相异于书本提示的超文本内容:生一:“邮差发现了凡卡的信没写具体地址他就帮凡卡写上了(邮差是凡卡的老乡,因父母欠了邮局老板的债被卖给了老板当奴仆)。爷爷接到信后赶向莫斯科,一路忍饥挨饿,餐风宿露,冻死在莫斯科的街头。凡卡发现后悲痛万分……”生二:“凡卡永远等不到爷爷来接他,几年后他与其他穷人不堪忍受老板的折磨、剥削,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向剥削穷人的老板开战……”这样学生就突破了常规思维,把一般理解与特殊理解相联系,培养了应变能力,克服了按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定势思维,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3、疑,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萌芽和良机。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适时引疑,指导学生学会生疑、评疑、释疑,提高学生质疑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课文题目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作者要用两个自然段去描写沿途景色?为什么写洞内双龙时,作者却只用两句话一笔而过?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争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这样引导和启发,训练了学生自能读书,主动质疑、探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创新习惯。4、想,即联想、猜想、幻想、想象,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合情合理的联想、想象,具有现实意义的幻想、猜想,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点,充分发挥知识整体结构功能优势,并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多想一步,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多想几步思路更加开阔。如教《詹天佑》,詹天佑为了使火车容易爬上坡度大的陡坡,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经过进一步想象联想,有的说:“可以用推土机把陡坡铲平再建铁路。”有的说:“可以建一座天桥,让火车从天桥上坡。”学生想得好,想得妙,两种方法,挑战了传统,极具创造力和现实意义。这样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走向创新与探究的人生。5、练,指训练,是创新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会自然提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思维是有规律的,只要训练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如理解“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开国大典》)。”这句话:为什么文章用“投向”?改换“朝向”行吗?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学生迅速回答一种答案,这就忽视了思维训练。教师通过引导启发,有的同学从字义上理解,有的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有的从思想情感理解,有的从用词造句理解,有的从写作特色分析等。这样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和挖掘创新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问题,与文本充分对话,寻求多解新解,训练到了位,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同时在训练中,教师要善于选择并设计好训练材料,重视思维过程,尤其是隐蔽要素的揭示,通过变换事物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换问题情境,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如在一节作文创新指导课上,我出示了以下几个句子:(1)雨后,街上空无一人;(2)雨后,街上有一人;(3)雨后,街上有两人;(4)雨后,街上有一群人。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不同情境,分别展开合理的想象。结果学生构思了许多出乎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因为训练本身具有启发性、情境性和创造性,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超水平发挥,其创新意向和创新潜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挖掘。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顺向思维的同时,有意识地训练逆向思维能力,逆向地设计、提出并解决问题。鼓励猜测,训练直觉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敏锐地观察、对比、探索和实践。这些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在训练时要注意单项思维方法与多向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形成科学、全面的思维结构系统,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提供舞台和时空,从而会创新。三、建构创造性思维的“平台”——创设情境,体验成功,让学生乐创新思维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学中要让步学生从“厌创新”转化为“乐创新”,其创造性思维才能够得到全面培养。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创设优良活跃的教学情境,创造条件,预设平台,让每位同学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体验、发展与成功。首先,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探究的课堂氛围,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如:在游戏中学,在讨论中学、在操作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等。积极触发学生个体心理表达的自由,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表白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地多留给学生思考、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培养儿童创新的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脑、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教师只能当“向导”,教科书只能是工具,切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辟富有人文激情、精神愉悦的创新性快乐课堂,建构起实实在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融“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生成性生态型创造性课堂。充分解放学生稚气的认真和严肃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获取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以至获得成果,享受成功的快乐。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时,要灵活运用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寓创造思维于过程化、情境化的动态教学模式。如下列的基本模式:(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反馈矫正——自我创新;(2)独立思考——信息反馈——相机点拔——互(自)查矫正——尝试创新;(3)互相讨论——独立思维——师生合作——实践反思——成功创新。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方法进行优化整合,构建“网络”,开放时空,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同进还要遵循不同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和认知结构,注意从预设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动态开放式、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过程,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享受到创造性思维的成功与乐趣。 (注:本文所涉及的教学课例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六年级教科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