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ID:293841

大小:11.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3-07-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思维并非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的学习而得来,所以必须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不容质疑的是,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深远的意义。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涵义及培养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指导下,进行大胆设想和理智判断的综合性思维。而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思维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独到的、是学生自身的首次发现式超越常规的思考,它体现为在数学学习中发现事物、认识规律、定律运用法的独特性、新奇性、怀疑性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独立完成定理的证明,积极鼓励学生思维的标新立异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性思维既可以推进理论发展,又可以促进实践变革,是带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新鲜、新奇、新颖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性、突破性,而且具有开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还是国家,创造意识越强,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二、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如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崇尚权威的教育环境首先,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继承,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专制,反对民主;崇尚统一,反对求异。在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的“小绵羊”。学生缺乏自主性,也就谈不上具有任何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长期以来的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形成了唯教科书马首是瞻的极端作法。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正确的东西,如果有一些争议的话,教学时老师少提,考试出题时则尽量避开。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多是以不可否定的口气方式进行表述,学生如果质疑教科书,既无益于升学考试,也会被师生认为是钻牛角尖。再次,教师的权威形成了一种威权。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寻求独立性,不敢向教师提出冒失的问题而打破课堂教学的平静、顺利发展的局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的被动性,言语表述的枯乏。最后,家长的权威构成对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创造性的威胁。由于千百年来的传统影响,在现实社会里面,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难建立,父母只是逼迫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出于对家长的“怕”而被动学习,常常有意无意地敷衍了事。(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是最主要的因素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试教育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课堂上老师的讲述占了上课时间的大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一堂课中用2/3的时间在听,而不是在讨论,在练习,在探究,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学会使用头脑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喜欢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而且还经常看到老师的提问都喜欢让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而对课堂上不完全、不准确回答的学生,不但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引导,甚至还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冷眼,受到同学的嬉弄和讥笑,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不再举手回答问题,不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是采取逃避的行为。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教学要求的统一性,教学实施的强制性,造成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有时片面强调繁琐的练习,盲目的抄写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往往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领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目前虽然国家已熟悉到问题严重性,也在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然如旧,没有实际措施。如此素质教育流于口号,或置于高阁。这种教育已大大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使这种天性泯灭消失。(三)学生自身因素⒈思维的消极被动性较强学生懒动脑,学习数学知识被动,这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绳索。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尤其是不愿意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缺少积极性。因盲从于书本提供的或教师教的固有思维轨道,他们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习惯按常规常理去思考问题。常常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在知识上不会质疑,不愿质疑。这就妨碍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⒉思维材料缺乏由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实践能力不强,不善于把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数学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因而激发思维创新的机会就少。⒊缺乏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容易受到事物表面现象的干扰,对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因此,不容易启发思路和打开思路。⒋只寻求惟一的标准答案由于在学校里长期受到惟一标准答案的教育,那个“标准答案”的态度在学生的思想中变得根深蒂固。寻找惟一答案就会妨碍创新力的发挥,寻找多种可能性则会推动创新力的发挥。三、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针对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这些因素,教师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创造性思维。本人通过几年的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传统封闭、单纯的接受学习方式,实施开发性、多元性的探究、合作等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传统的教材较少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服务,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组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按自己的优势,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探索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独立钻研、尝试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的时间,使学生在寻找新方法、形成新的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识。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兴趣。师生的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也说,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从让学生死记硬背转变为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两点:⒈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创造性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⒉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创设参与的机会,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参与发现、参与创造,引导学生不断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直到学生学会创造。具体要做到以下3点:⒈打破教学常规,给学生提供创新时间和空间⒉鼓励动手实践,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契机⒊精心设计开放练习,拓宽创新渠道 ⑴组织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⑵设计数学开放题,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