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反思

ID:297944

大小:3.03 KB

页数:1页

时间:2016-11-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在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在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提炼概念中要注意贯彻“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注重“体验过程的直观性、定义提炼的概括性、语言阐述的严谨性”。本节课首先给出两个 “若p(条件),则q(结论)。”形式的命题:(1)若x>a^2+b^2 ,则 x>2ab;(2)若ab=0 ,则 a=0。从原命题的真假,引导学生分析p对q的制约程度,从而得到充分条件的概念;从逆命题的真假角度看p对q的依赖程度,从而得到必要条件的概念。再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根据上述的分析过程逐步归纳完善定义。之后,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这个角度来阐述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充分挖掘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二、在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后,通过具体例子,进一步认识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展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若p,则q”的命题,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分别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先分清出条件和结论,以及突出“p是q的什么条件”和“p的什么条件是q”两种问法的区别,前者p是是条件,后者q是条件。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巩固了概念。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并学会了怎样去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由于对金山中学的学生不是很了解,我有很多的担心,所以课前做了细致的准备,充分的准备使我站在讲台上一点都没有紧张,学生的配合也使我很快地溶入了课堂氛围中。但从这节课来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这节课的难点必要条件时,虽然有引导,但讲解还是不够仔细、不够到位。例如,当学生回答“x>a^2+b^2 ,则 x>2ab ”是个假命题时,我就没有充分地利用好这个的反例进行教学,充分展开。另外,由于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导致原先设置的教学任务没有全部实施,教学目标没有全部实现,并且在仓促之中结束了这节课,这也是这节课我的遗憾之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