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三历史《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反思

ID:299259

大小:10.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1-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做为一名历史教师,连续六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每年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着实让人感到厌倦。然而每一年暑期的骨干教师培训,刘老师对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又让我对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学生史学素养的意蕴以及培养策略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们往往给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贴上史学素养的标签,毫无实质性的突破,这无疑不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民族独立而战》这一课,是历史教师最熟悉不过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大多从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三个方面组织教学,我也没有例外。在课堂上,我先是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增强、启蒙思想影响,等等。继而是介绍独立战争的经过:开始→建军→建国→转折→胜利。最后是归纳、评述华盛顿的活动与贡献。依据课标要求,补充独立战争的影响(教材没有陈述)。一节课就这么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是我发现,学生并无多大兴趣,更没有情感的共鸣。任其发展,历史课将会变成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将会变成枯燥的知识输送站,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和方式亟需转变,而这些转变将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完成。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史学素养与追求“个性化”教学融为一体。我市教研员刘老师认为具有历史学术性特质的史学素养,应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将客观史实、史学研究基本方法、在想象中体验历史人物经历、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历程、感悟历史人物的人格品性等融入自身,从而奠定完整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历史教师应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学习目标达成率高),深具灵气(教学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过程别出心裁)等,而个性化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着力于教学主题、史实学习、史料研读和服务语(导入、过渡和小结语)等四个方面。如果以这样的理念来重新设计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话,相信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关于教学主题的反思 课堂教学主题,来源于对史实的通透。本课具体内容表现为,在《独立宣言》的指引下,在华盛顿的带领下,北美殖民地人民赢得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通过对《独立宣言》内容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其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而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担任制宪会议主席并制定1787年宪法,组建第一届联邦政府,在两届任期结束后,放弃连选连任等活动,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这实际上是对自由、平等原则的继承与实践。奥巴马在2009年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我们要秉承那种代代相传的高贵理念: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以平等和自由,以及每个人尽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机会,这体现了美国人一直以来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追求,也是美国精神的内涵之一。基于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感悟美国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过研读三段史料,引导学生在材料探究中理解和感悟主题。 二、关于史实整合的反思 在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视域中,史实教学是出发点,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把握好史实的宽度、深度和效度,即要求在多维整合中记忆与理解史实。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核心史实确定为:《独立宣言》、华盛顿,1787年宪法。核心史实的确定,意味着确定了知识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学习的主要走向。在梳理和整合本课史实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四种方法: 1、构建知识体系法。历史知识体系,是指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根据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纷杂繁琐,孤立无序的历史知识有机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的历史知识网络框架。构建知识体系,是老师常用的梳理史实的一种方法,形象化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史实。知识结构既揭示了各具体史实间的联系,也是板书的主体内容。本课的知识体系围绕独立战争这一核心历史事件,依托华盛顿的三个主要活动和《独立宣言》的三点内容来展开,并呈现出华盛顿与《独立宣言》的关系,然后在史料探究环节逐渐的加以完善,呈现出本课的主题:自由、平等和幸福,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准备本课的过程中,原本的知识结构是打算将《独立宣言》放在华盛顿之上,刘老师强调历史学习应突出人的历史,人性化教学,所以后来就将两个知识点的位置互换了一下。本课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对教材内容去粗取精、化繁为简的基础上,便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2、问题引导法。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的重要性。本节课中问题引导几乎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自主学习环节,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知史实。在备课的过程中,原本打算用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本课的重要知识点,但从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问题引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PPT呈现的效果来讲,填空题较复杂,不如问题引导看起来直接美观;从课堂效果来讲,问题引导更具针对性,更高效。所以最终围绕课标和教材内容,设置了“独立战争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内容和意义,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这样三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用来统领本课基本史实。其次在史料研读环节,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然后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交流,重新回扣核心史实。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史实,并升华感悟课堂教学主题。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是最好的课堂效果反馈方式,适时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本课通过提问石舒扬等几位同学,一方面检测他们是否真正的思考和参与讨论,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数轴重新整合史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只是静态的呈现了一节课的关键史实和知识体系,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时序性的特点,所以为了进一步的整合归纳本课的史实,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以华盛顿为主线,先确定其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由学生独立尝试制作数轴,最后教师利用幻灯片可以部分遮盖的特点,使本节课的几个核心史实在数轴上由静态变为动态,在再一次的整合、强化史实。在史实教学过程中,制作数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把握,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节省了板书时间,也具有了更多课堂调控的机会。 4、利用泛读史料强化史实。刘老师强调:强化核心史实,首先是增强核心史实的印象。一般利用图片或细节性资料,增强学生印象,巩固核心史实的记忆。本课在强化史实方面,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泛读,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和视频。而图片的来源首推教科书,形象化解读教科书相关图片是关键。如关于《独立宣言》,我选择了教科书上签署《独立宣言》的图片,并带领学生对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动作神态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强化学生对《独立宣言》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华盛顿的活动,选择了胡耀邦对华盛顿的评价,简洁易懂,也能够强化学生对“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并开创民主政治先河”的理解。关于独立战争的意义,原本打算选择列宁的一段话:“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但这句话主要强调独立战争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理解独立战争对美国甚至对世界的影响。所以后来放弃了这段材料,改用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视频,对于学生来讲,更为直观,也更能激起初中学生的兴趣。 三、关于史料选择与解读的反思 史料的选择须与史实、主题等融会贯通,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具体学习内容,感悟和升华学习主题。在材料探究环节,紧扣本课“感悟美国精神的内涵”这一主题,分别依托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这三个核心史实,分别从《华盛顿传》、《美国人民》和《全球通史》中选择三段文字史料进行精读,通过“为了幸福的生活”,“高举自由的旗帜”,“法律保障自由和幸福”这三个步骤进行探究。在精读史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史料的史实依托、史料的核心语句、史料的主旨内容、史料的主要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史料,读懂读透每一则史料。当然学生精读史料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第一段材料为学生齐读,第二段材料为语文课代表领读,第三段材料为学生自行默读,但读完材料后均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和感悟主题。 反思是教师丰富教学技艺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更好的应对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对这节课的探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更应是我改善课堂教学的新开始。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的提升也是永无止境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揭示历史学科魅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共同努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