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课堂《拔根芦柴花》听课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幼儿音乐课堂《拔根芦柴花》听课反思

ID:302958

大小:2.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0-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拔根芦柴花》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曲调,原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的地方民歌,因曲调优美、歌词上口,现广为流传。在新教师汇报课中,牧牧老师将这首音乐分为四段进行节奏型教授,作为一节原创课,从图谱的编排到节奏的设定,我都从心里由衷的佩服这个95后小女孩,她的创新钻研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  她的课程带给我一些启迪和反思,而这些问题也都普遍存在于我的教学中。以《拔根芦柴花》为例,浅谈一下对音乐教学的看法:  一、鼓励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我们习惯直观的告诉幼儿这是什么,应该怎样做,却总是忘记给他们时间去体验,去感知,去探索。他们听见优美的音乐会陶醉,听见激昂的音乐会手舞足蹈,听见劲爆的音乐会开启即兴表演模式,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控制欲而给予一个暂停的手势。  在教学中,老师仅仅是通过图片芦柴花来向幼儿传递歌曲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北方孩子,对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曲风的感知都需要进行经验储备。我看见孩子们眼中对芦柴花的好奇和疑问,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解答来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美。这样说来,音乐和每个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来源于生活。  二、情感体验比技能更重要。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比如,音乐本来就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结果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技能的锻炼,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  芦柴花本来是首悠扬动听的民歌,然而执教老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把握不足,进行了4段节奏型的编排,每一段都环环相扣,每一小节都需要认真的倾听和学习。我看见孩子们紧张的小手急促的拍打着,生怕跟不上节奏,小嘴巴一直念着节奏,他们的心思已经消失在音乐之外。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报团旅游,老师是导游,孩子们是观光客。观光客跟着导游的讲解,匆忙的旅行,急促的观景,从而被动的接受和消化。  三、教师应注重音乐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表现力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的情感色彩。可以引导幼儿拍拍手,点点头,耸耸肩来体验节奏的变化。打击乐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直觉,幼儿通过表演乐器感知节奏和曲风,并通过合作感受音乐带来的生动美好。教师应多创新,让孩子尝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感知音乐的多样化。  芦柴花已经进行了第一课时的节奏体验,第二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奥尔夫器材进行打击乐的表演。  第一部分节奏型x xx,使用前后两拍音色不同的设计。如第一拍铃鼓与圆响板演奏(混合音色),第二拍碰铃演奏(单纯音色)。  第二部分节奏型xx xx,使用两个单纯音色,圆响板和碰铃。  第三部分节奏型x—  x—,使用大鼓和铃鼓。  第四部分节奏型x x x x,使用分组全奏的设计。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古清泉;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愿我们能在童年的乐园里,为幼儿的心灵插上音乐的翅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