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ID:302964

大小:3.18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0-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在经过了近一周的准备之后,《地震中的父与子》40分钟下来,我由一个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下来,细细回味,感触很多。语文课应该以读促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尤其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为重要。这句话早在新课程推行开始我就背得滚瓜烂熟,只是今天的课堂让我意识到,我领会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课上,我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但我清楚,那只是为了读而读,是做给人看的读。草草读过两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应该说,这篇文字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为了不起的父子动容,便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把这种感动“传染”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并不买我的帐,在他们脸上写着的,更多是似懂非懂。在这节课的前20分钟,这种茫然一直萦绕在师生周围,我意识到了,但我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现在想想,就是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致。如果我不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如果我不是一味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孩子深悟文本的时间,也许孩子们自身的感受会更加深刻而感人。今天的课堂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却不应该是包办者。我在几次试讲中,都感觉到,自己讲得过多,但就是找不到症结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里。现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们出现偏差。可是我应该知道,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学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充分备学情,强调预设。这里的预设指的不是刘校长所说的一字不差地背教学设计,而是对学习对象的充分了解。这一点我做得相当不够。我总是认为,都5年级了,有一定的阅读和感受能力了,我能感受到的,他们也一定感受得到。事实证实,我不完全对,即便是高年级,他们是认知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只有承认并且遵循这个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水到渠成。课的最后,我让同学们为故事换一个合适的题目,他们带给了我很多惊喜,甚至有的同学说“一句话的力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找到我一直期待的火花。之所以拖堂,也是因为我不忍心让孩子高高举起的小手放下,不忍心扼杀孩子的表达欲望。上完课第一感觉是轻松,接下来的就是过电影似的课堂情景,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总觉得有那么多的遗憾,于是我写了以上的反思。不求深刻和全面,只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且行且思,不断进步和成熟!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