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ID:576421

大小:4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体会蕴含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HF [#w~!`c*j0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 ‎ 不悱不发( )   举一隅( ) 奕之为数( )   辟若掘井( )  流杵也( )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FvJ2Iw'L0‎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重点文言实词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受学重问:‎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君子深造之以道:‎ 资之深:‎ 小数也:‎ 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也:‎ 有为者:‎ ‎(2)一词多义 温故而知新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与古人居 居之安 虽天下易生之物 一人虽听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3)流传至今的成语 不耻下问:‎ 左右逢源:‎ 举一反三:‎ 温故知新:‎ 一曝十寒:‎ 尽信书不如无书:‎ ‎(4)特殊文言句式 ‎2、课文内容理解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2)这十三则孔孟名言,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 ‎(3)《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教师总结:‎ ‎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 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不   不   ,不   不   。‎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         。” ‎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                                       ‎ ‎                                       ‎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⑵受学重文,孰不顺成?(   )‎ 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B、接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C、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D、接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4、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大   家,大   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名   ,字   ,    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      》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但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仁人”处处被骗,时时受欺,几乎寸步难行。针对此,你怎样理解这个“仁”字?(字数不少于50字)‎ ‎                                       ‎ ‎                                       ‎ ‎                                       ‎ 二、理解运用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暴(   )  奕(   )  诲(   )  鸿鹄(   )  缴(   )‎ ‎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通“   ”,意思:         ‎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   ”通“   ”,意思:         ‎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   ”通“   ”,意思:         ‎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通“   ”,意思:       ‎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通“   ”,意思:         ‎ ‎8、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E、曰:非然也 ‎9、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11、翻译:‎ ‎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                                       ‎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 三、综合分析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 ‎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③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④而明辨之也。‎ ‎【注释】①达:通达,应用。②奚:何处,哪里。③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④审问:详细探讨。‎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 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 ‎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⑴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