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高三历史4月新高考模拟题(九)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2021届高三历史4月新高考模拟题(九)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68293

大小:247.0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广东新高考全真模拟题(九)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 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立国之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诚他们对待殷遗民要 “启以商政, 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诚他对待与戎族杂处 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 ) A.建立起等级制度 B.消除了各族矛盾 C.扩大了统治疆城 D.有利于文化交融 2、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 17 次,只设进士一科,后 16 次仅登科进士 1135 人,而 且进士分配 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极端悬殊,但名额却一样。据 此可推知, 元代的科举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 ) A.戏曲艺术的发展 B.民族凝聚力增强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元朝统治的强化 3、胡宏《五峰集》记载:“北宋湖湘一带,有些客户或丁口蓄多,衣食有余,稍 能买田宅三 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了。”以上反映了( ) A.土地兼并严重 B.宋代租佃经营较普遍 C.坊市制度崩溃 D.佃户的人身相对自由 4、宋代时期,温州农村“地不宜柒而器用备”、所用漆原料大多来自浙西山区; 平江府洞庭 湖山区农户以种桑和相橘为生,所需树苗皆由外地输入,而“糊口之物,尽仰商 贩”;绍兴等 地养鱼之风日隆,所需鱼苗由江州远贩而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 对 外 贸 易 已 十 分 发 达 B.区域间经济 分工较明确 C .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D.农村消费以 市场为主导 5、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 子则教习事”; 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 A . 主 张 重 建 儒 家 伦 理 规 范 B.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 C . 力 图 冲 破 周 孔 儒 学 束 缚 D.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 6、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 分析的方 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 维和方法来 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了( ) A.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 B.持续到现代的西学东渐进程由此开启 C.空疏无物的理学学术思想被时代抛弃 D.西方科技的引进推动了明清经济发展 7、1943 年,陕甘宁边区发起农业生产互助运动,边区政府组织农民在耕作、兴修 水利、抢 种抢收等方面互助合作,并制定了严密的劳动纪律和合理的分配制度。当年边区 粮食实现自 足,还出现结余。这一运动( ) A . 扩 大 了 党 在 边 区 的 影 响 B.开创了农业现代化新 模式 C . 为 土 地 改 革 奠 定 了 基 础 D.扭转了中国抗战不利 局面 8、表 2 是 1865~1911 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两)据此可推知当时中 国( ) 表 2 年代 进口 出口 平衡 1865 55,715,458 54,103,274 -1,612,184 1875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4 1885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 171,69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 447,100,082 227,888,197 -219,212,549 1911 471,503,943 377,338,166 -94,165,77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 B.贸易繁荣促使逆 差有所改观 C.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近代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 9、1957 年 9 月,邓子恢在全国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大活一起干,小活 分给个人 干”,是“最好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劳动积极性”。这一主张在当时( ) A . 符 合 我 国 农 村 基 本 国 情 B.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纠正了农村“左”的错误 D.促 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 助、内外交 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一经济政策应出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1、罗马人坚持公民法专适用于罗马公民,而不适用于外国人或异邦人。公元前 242 年外事 大法官的设置,说明涉外案件已极纷繁,须由专职处理,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 一套规范。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罗马( ) A . 重 视 司 法 程 序 B.法官群体专业化发展 C . 领 土 急 剧 扩 张 D.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12、1846—1851 年,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对重要的外交部公文,不是呈报过晚 使女王来 不及审批,就是压根不呈报。对此,维多利亚女王致函首相,建议帕麦斯顿如不 改正就将其 罢免。结果帕氏仅道歉了事。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 女 王 掌 握 外 交 决 定 权 B.实行三权分 立的制度 C . 国 王 已 成 为 了 “ 虚 君” 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 善 13、表 2 是 1624 年英国《专利法》颁布后专利授权统计。 表 2:英国专利授权统计 时间 1750 年 1830 年 1840 年 1850 年 专利授权数 7 180 440 513 这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加速了《专利法》实施 B.议会改革有助于科技 发展 C.理论研究推动了技术走向市场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 发展 14、18 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 示的‘自然’”。 这一思想新变化( ) A.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B.否 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 C.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 D.推 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15、钱乘旦认为,美国的创新在于: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 场”!但“中 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 种权力的恰恰 是国家!由此可见,美国的创新( ) A.有效地防止了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 B.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 C.强调国家权力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D.破坏了分权制衡的体制 16、如图为西班牙画家达利在 1931 年创作的油画《记忆的永恒》。达利描绘了一 个死寂般宁静的旷野,以及一个不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出现的方形台座、一块板、 一棵树。画面突出表现了像软饼似的三块钟表和一块没有变形的红色钟表,上面 爬满了黑色蚂蚁,方台上一块软表上还歇着一只苍蝇。这一作品 A.通过夸张手法表达对理性王国失望 B.用扭曲变形表达痛苦和无奈 C.以夸张手法讴歌光明、迫咒黑暗 D.把理性和荒诞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培育了一批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视与 民休息的帝王,造就了许多体恤民情、敢于为民请命的贤臣良吏,孕育了众多敢 于“为生民立命”、挺身为民众说话的思想家。许多统治者不仅宣扬民本论,还将 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民本主义理论高度适应了农业化推广、深化的文明趋势:以力农、重农为基 调的生民利民主张和平均主义的经济原则,与法家的重农抑商观念相互呼应,推 动定居农业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达到农业化时代的极致水平;序上下、齐万民 的教民、化民略与法家的刑治主义相互整合,极大地充实了集权体制的人文理性 与实用智慧,促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升华为农业文明时代最具制度张力与弹性的 集权形态;重视民情民意的保民得民理念与墨家兼爱交利思想、法家富民强兵的 耕战取向相互补充,形成了管理、凝聚广土众民相对有效的农业化治理模式,帮 助历代王朝蓄积起古代世界极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刘慧娟《论中国的民本思想》等 材料二 17~18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壮大,推 翻封建专 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历史任务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给资产阶级 革命提供理论 武器,洛克、潘恩、杰斐逊、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并较为系统地论述 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民有、民享、民治”等基本思想。 西方的民主理论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讨论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 系,阐明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既不可转让,又不能剥夺; 论证了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人民是国家 的主权者,国家是保护人民自然权利的工具;为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防止专制 制度出现,应当实行法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 ——摘编自吴巨平《略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 析其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在精神实 质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英国西北部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 1801—1831 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 年, 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 52% 。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 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 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机器的附庸,同 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 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 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城市的外观和格局、城市生活的内涵、城市和乡村 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迅速改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 进城务工;进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后,许多人在城市找到了新的职业;由于农 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则逐步发展,农村人口也有向乡镇、县市 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转移的趋势。因而,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当前,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有向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 还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实 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化对应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摘编自王鸿生《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社会发生的变化, 并简析其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英国相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 特点,并说明其意义。(6 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焘日记起自 1855 年,止于 1891 年郭去世前一日,中间缺三段,约 39 个月,首尾 37 年。记载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 光绪三年正月初四日(1877 年 2 月 16 日)。拜访利如洋行,“行主刊木多…… 尚达及英人多乐温手击张锡九事”当了解到“伦敦人闻之,皆为不平”时,日记 中留下“此邦民风之厚矣”的感悟。民风淳朴,知礼有节,即便比照中国士大夫 们坚守不移的“华夷”标准,英国人也不再是什么“夷狄”蛮人。因此,在之后 的日记中,郭嵩焘经常用诸如“厚”“平”之类的褒扬词语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的好 感。 光绪三年五月初十日(1877 年 6 月 20 日)。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于英国 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他得出如下结论:“体察入微而探讨入神,直穷于思异矣。” 甚至认为“此邦格致之学,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憾矣”。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 年 1 月 20 日)。郭嵩焘等人谈论西方制度,认 为西洋“君德”“相业”是中国自古及今从未所闻,而其国政开明、官吏选贤择能、 议院服争无隐、政事一乘民意,是“积之久而亦习为风谷”的结果。据此而感悟: “西洋一隅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中国制度在郭嵩焘心目中,已无复 与西洋相较,惟寄望于中国风俗或可随之而变。 ——据《郭嵩焘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 的第一题计分。 2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1872 年派至美国的留学幼量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的辩 子,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有的幼童因此剪掉了辫子。他们知道回国后有杀头 的危险,就隐藏于美国,拒不回国。政府派去的学生监督就以留美幼童剪辩为由, 诬蔑他们政治上不合格,要求清廷将幼童中途撒回。结果使中国首批留美生中途 夭折了。随着近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感到辩子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诸 多不便,维新派将剪辫作为破除旧俗和社会启蒙的一部分,并与强国强种联系起 来。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带头剪掉辫子。随着变法的失败,这又变成了康有为等 维新派的一条重要罪状。 ——摘编自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剪辫习俗折射出的政治观念的变迁。(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主张剪辫的意义。(6 分) 21.[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军在 1942 年 7 月 17 日,投入 150 万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德军集中了 40 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 100 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 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 联人民也团结起来,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 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一名护士为了掩护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 30 多个德 军,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的部队赶到。有 7.5 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 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地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全域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 战士,到处都是战场,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德 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11 月 19 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 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斯大 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格勒大战的历史意义。(6 分) 22.[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3 年来到广东,1601 年 到北京并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 官员,和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 俗,敬孔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 学东渐”的障碍。 他留下中文著作二十多种。他还“以科学传教”,留下《山海舆地全图》,与 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等,对于缺乏公理化、系统化、符号化等科学体系的中 国士大夫来说确实具有解放的意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既信教,又传扬西方科 学和文化思想。 明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广泛的西学知识,也把中国的 儒学、科技等介绍回欧洲,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赞誉和推崇,甚至以儒学反对 神权和专制。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能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6 分) 2021 年广东新高考全真模拟题(九)答案 1、D 【解析】据材料“西周立国之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诚他 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 时,也告诚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可知西周分 封制将夏商移民迁移到别处,这有利于文化交融,故选 D 项;西周等级制度是依 据宗法制关系确立的分封制形成的,材料只提到分封制,排除 A 项;“消除”一词 过于绝对,排除 B 项;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但材料强调文化的融合而不是疆 域的扩大,排除 C 项。 2、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科举制民族歧视严重,儒生地位低下入仕较难,于是 移情于词曲,从而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选 A 项;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在进行 科举考试时民族歧视严重,排除 B 项;元代科举制民族歧视严重,违背了公平原 则,是中国科举史上最低落时期,排除 C 项;元代科举制民族歧视严重,不利于 民族团结不利于选拨人才,排除 D 项。 3、【答案】D 【解析】客户指唐宋时期流亡他乡或以租佃为生的人家(跟“主户”相对),他们 “稍能买田立户”就可以脱离主户,表明佃户的人身相对自由,故选 D 项;土地 兼并是指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农民土地,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租佃关系的松 散,没有反映租佃关系的普遍,排除 B 项;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 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排除 C 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宋代时期,温州农村‘地不宜柒而器用备’、所用漆原料大多来 自浙西山区;平江府洞庭湖山区农户以种桑和相橘为生,所需树苗皆由外地输入, 而‘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等地养鱼之风日隆,所需鱼苗由江州远贩而来”, 可知宋代江浙一些地方出现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故选 B 项;材料说的江浙地区商 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对外贸易,排除 A 项;材料只提到不同地方专业化产品不同, 并没有提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 C 项;材料只提到农产品商业化,并没有 提到市场,排除 D 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该学者强调“教习事”“利济苍生,方是圣贤”,倡导经国济世、学 以致用,故选 B 项;宋儒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材料该学者强调社会实践,排 除 A 项;该学者强调要践行周孔儒学“教习事”“利济苍生”的经世致用思想,排 除 C 项;材料该学者强调社会实践,而非儒家的义利观,排除 D 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 和方法来……”可知,明末西学已经传到中国,并在当时的学术著作中得到体现, 说明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故选 A 项;材料并未提及其他时期的 著作情况,也并未提及徐光启引进西学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因此“由此 开启”一说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徐光启引用了西学,并 未提及理学,无法体现其是否被抛弃,排除 C 项;在学术著作中引用了西学的成 果,并不等于引进了西方的科技,且材料仅提及徐光启的著作,并未提及其他, 无法看出明清经济是否得到发展,排除 D 项。 7、【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农业生产互助运动,使边区粮食出现结余,给边 区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因此扩大了党在边区的影响,故选 A 项;农业现代化以 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排除 B 项;农业生产互助运动主要是 指在农业生产中互帮互助,土地改革是在解放区进行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两者关系不大,排除 C 项;1943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排除 D 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 1865~1911 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表反映的数据可知,当时中国 进出口数量都持续增长,但由于中国出口以工业原料为主,进口则以西方工业品 为主,导致外贸逆差整体持续扩大,因此当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 故选 D 项;1875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但之 后道路一直是艰难曲折,不是稳步发展,排除 A 项;中国外贸逆差整体上不断扩 大,不是有所改观,排除 B 项;19 世纪 90 年代后,列强对华侵略才以资本输出为, 排除 C 项。 9、【答案】A 【解析】1956 年我国完成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但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因此这一主张既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又能体现个人的劳动价值,有利于发挥人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符合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故选 A 项;人民公社体制在 1958 年 建立,排除 B 项;1960 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排除 C 项;这一主张在当时未能充分 执行,1958 年掀起了人民公社运动,排除 D 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既保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又发挥私人经济的积极作用,既保障 工人利益,又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即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故选 A 项;“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 B 项;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 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 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 C 项;1958 年中共八届二 次全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 D 项。 11、【答案】C 【解析】罗马法从“公民法专适用于罗马公民,而不适用于外国人或异邦人”到 “涉外案件已极纷繁,须由专职处理,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一套规范”说明所 管辖的范围扩大了,这表明当时罗马帝国领土的急剧扩张,故选 C 项;题干内容 述及的是罗马法管辖范围的扩大,与其程序没有关系,排除 A 项;题干内容主要 涉及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与法官专业化发展无关,排除 B 项;题干中问题方 式是“表明”,即现象,而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其实质,排除 D 项。 1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英王对于外交大臣的行为,只能向首相建议罢免,而没有直接 处理的权力,可知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国家行政大权掌握在内阁和首相 手中,英王只是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故选 C 项;从材料“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 顿对重要的外交部公文,不是呈报过晚使女王来不及审批,就是压根不呈报”,可 知英国女王有审批外交部公文的权力,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中国王没有实权, 可知女王不能掌握外交决定权,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英王和外交大臣的矛盾, 没有涉及到英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排除 B 项;材料体现外交大臣藐视英王,结果却以道歉了事,反映出当时国王没有实权, 行政大权掌握在内阁和首相手中,是英国责任内阁制完善的表现,排除 D 项。 13、【答案】C 【解析】17 世纪加勒比海地区成为甘蔗种植园,是因为欧洲殖民国家将亚洲等地 区的甘蔗移植到加勒比海地区,表明加勒比海地区被纳入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 地,故选 C 项;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指的是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随着新航路开辟 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 17 世纪加勒比海地区发生的变化关 系不大,排除 A 项;价格革命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 物价上涨,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17 世纪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排除 D 项。 14、【答案】A 【解析】据材料“18 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可知,该思想为启蒙思想,其宣传民主 与科学,动摇了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故选 A 项;启蒙思想家们并未否定宗教的 社会作用,他们斗争的矛头是教会,排除 B 项;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导因素 是市场,并非启蒙思想,排除 C 项;近代科学产生的标志是 1687 年《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的发表,与材料时间不符,且 D 选项与材料信息因果颠倒,排除 D 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及的美国创新应为罗斯福新政,即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 式,故选 B 项;罗斯福新政无法从根本上防止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排除 A 项; 美国的创新强调的是不完全对经济自由放任、开展一定程度的干预,而非使国家 权力居于主导地位,排除 C 项;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经济改革,并未涉及 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排除 D 项。 16、B 【解析】变形的钟表、苍蝇、黑色蚂蚁以及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物品,说明这是 现代主义绘画,画家通过用扭曲变形表达痛苦和无奈,B 正确;A、C 是浪漫主义 的特征,排除;题干画作表达的是非理性,排除 D。 17、(1)主要内容:力农、重农实现生民利民;重视民情民意,体恤民情、与民 休息(或保民得民);教化臣民,重视臣民的价值。(3分) 影响:推动定居农业和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发展;为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一 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提高了古代社会治理能力,对中国古 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的实际运作产生深刻的影响。(5分,答出两点 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2)不同之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通过规范君主对民众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民安,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精神实质是反对封建 专制、特权与教会统治,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治统治提供理论依据。 (4分) 根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而西方民 主理论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2分) 18、(1)变化:工商业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年轻人择业和家庭观念更趋自由化; 机器应用于社会生产;工人经济地位下降,生活极度贫困;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矛盾加剧。(4分)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工商业城市兴起;自由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工业资产 阶级掌握政权,攫取经济利益。(4分) (2)特点: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城乡统筹兼顾;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中小城市和 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迅速;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3分,答出2点即可)意义: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推动经济(结构) 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基本权利,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分,答出 2点即可) 19、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 源 材料选自一个驻外大使的 出行日记(1 分) 郭嵩焘是中国最早的外交使节,作为 中国近代化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 究 19 世末中 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的重要史料(2 分) 材料内 容 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 于英国工业所取得的成 可用于研 究 19 世纪 郭嵩焘日记记载当 时内政外交、社会 就,认为“此邦格致之学, 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 憾矣”(1 分) 70 年代的洋 务 运动思想(1 分) 状 况 和 学 术 艺 文 等,尤以出使英法 时 期 所 记 西 方 政 情、风俗、宗教、 科技、工业与西洋 文明等内容最为丰 富,是研究中国近 代史的重要资料(2 分) 拜访利如洋行,跳脱出“华 夷之辨”的旧式思想,逐 渐接受现代国家理念(1 分) 可用于研 究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 外 交 观 念 的 转 变 (2 分) 谈论西方制度,反映出早 期维新派的觉醒,主张在 中国学习西方先进制度(1 分) 可用于研 究 19 世 纪 中 国 近 代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1 分) 20、(1)(6分) 变迁:洋务运动时期为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禁止剪辫;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 张发展资本主义,宣传剪辫;但变法失败后,剪辫成为维新派的罪状 由此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依然浓厚。(每点2分) (2)(6分) 意义:顺应近代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破除旧俗;是思想启蒙的重要表现; 承载着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每点3分,任答三点即可) 21、(1)(6分)①苏联军民的团结,共同奋战;②苏军战术的有效性;③苏军具 有强大的意志力;④久战不胜,德军士气低落;⑤希特勒的错误指导。 (2)(6分)①使斯大林格勒免被德国攻占;②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③是苏德 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④给德军致命打击,再也 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⑤让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坚 定了彻底打败德国的信心。 22、(1)原因:利玛窦熟练掌握中国语言和主流思想,与中国人交流的障碍基本 上消除;利玛窦与中国的士大夫的交往密切;其丰富的知识得到了中 国部分知识分子的认同。(每点2分,共6分) (2)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科技 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向西方的传播,并对欧洲 启蒙思想有所启示;利玛窦是一位“中西文化交融”的传播者。(6分)(每 点2分,任答4点)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