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哀痛:
袁隆平院士逝世
新华视点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
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
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
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
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
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
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
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素材角度一:对梦想的执着、初心的坚守
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线上线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寿
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们
纷纷送上生日祝福;紧接着,袁老在湖
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
演“大型追星现场”。
网友热烈的祝福、青年学子追星般的热
捧,不仅是对袁隆平贡献的礼赞,更是
致敬他对梦想的执着、初心的坚守。鲐
背之年,袁老仍在“禾下乘凉梦”与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不知疲倦地
探索耕耘。
素材角度二: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
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
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
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
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
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
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
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
了任何物质财富!
“志当存高远”,一个
青年如此,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也如此,提倡“不
以财富衡量价值”,将引
导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
代向更高的层次追求,像
我们的祖先一样,艰苦奋
斗,持之以恒,创造出超
越物质财富更为可贵的巨
大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
富才是中华民族的立本之
基,强国之道!
素材角度三: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上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
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
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863”项
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
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
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
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们。
五个金句
1、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够了。
对于袁隆平来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够了。
这件事足够伟大,也足够艰难。它需要的,就
是一生坚守,一生钻研。
生命的历程漫长而短暂,无数人忙碌一生,却不
知道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而有的人,却能在历
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他们成功并非天生,而
是在这段生命旅程中,不断修成的品格,逐渐开始
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学习榜样,每个人都能塑造自
己的品格,最终也能让生命绽放。
不知不觉间,袁隆平这个名字,已经与粮食连接
在了一起。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
为世界上众多还在挨饿的人带来生的希望。一生心
血倾注于此,袁隆平的理想简单而朴实:“让更多
人吃饱饭。”
2、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
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
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
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
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
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
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
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3、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
中
以前吃饱就行,现在还要吃好,
人们希望能买到更好吃、营养更丰富
的大米,而农民也必须种出更好的大
米才能有经济效益。所以农业现代化
要朝着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有个前提,不以牺牲产量为代
价来求优质。要居安思危,就像习近
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讲的,把中
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
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
试试看!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
影响巨大。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
要的任务。我们搞农业的,搞粮食生
产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
我们的努力。
4、“幸亏我醒悟得早,如果死守权威,也许至今还一事无
成。”
要创新,就得不断突破。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
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
有了空间。在“无性杂交”还属于经典权威的时候,我就决
定跳出来,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幸亏我醒悟得早,
如果死守权威,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现在年轻人有什么新
想法,我也不以权威自居,认为你这个有前途,你就提出来,
就支持你。要支持新生事物。尽管它可能有问题,但我们要
爱护,不能一棍子打死。
5、中华民族是很了不起的民族,我们现在有一个坚强的领
导,不折腾不干扰,路走得对。
水稻只是一个例子。这些年中国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了不
起的,1953年我去安江农校时,在路上颠簸了两天两夜,客
车是烧木炭的,从点火到启动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慢吞吞的,
时不时就抛锚了,司机和司炉累得吭哧吭哧,坐车的人也苦
不堪言。现在好了,大路都修通了,还有了高铁,到哪儿都
很快。中华民族是很了不起的民族,中国人勤劳勇敢,智慧,
脑瓜子灵。我们现在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不折腾不干扰,路
走得对。我们有自信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2021年05月22日 15:23 人民日报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
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让我们为这位
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
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
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
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
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
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
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
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
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
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
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
斗着。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
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
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
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
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
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
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
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
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
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
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70周
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
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
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
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
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
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
笑,投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
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
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
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
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
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
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
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
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
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
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
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
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
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
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
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
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
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
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
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
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袁老
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
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
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
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
手中。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
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
作者心中的“圣地”。这
里的创始人袁隆平,把人
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
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
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
退”。接力棒传到了我们
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
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
止!
主体段一:
一入农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虽然他号称是个科学
家,但实际上他就是个农民,除了睡觉吃饭,他80%都泡在
农田里,双脚沾满了泥土。实话实说,他甚至比农民还像农
民,农民现在也不用天天下地。他自己说过:我不在家,就
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下地这股
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也不是花几年时间给自己攒履
历刷经验值,而是坚持了一辈子,90岁的时候还无休息每天
下地打卡。
路遥知马力,板荡识诚臣。事实证明,袁隆平这样的院士
才是良心知识分子,才是侠之大者,国之仁士。然而今日国
家痛失栋梁,人民痛失偶像!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主体段二:
致谢袁老,致敬袁老,像他那样矢志报国。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袁隆平等科学
家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广大科技工
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开展种
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需要一代代科
学家攥紧手中的接力棒,接续奋斗。
做一粒好种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
香气,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
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吧’,”,这是痛闻袁隆平
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催人泪下,又感人至深。
有人说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是珍惜粮食,我十分赞同,但我
觉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以袁老为榜样,做一粒好种
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饿和贫困
是中国的集体记忆,袁老把自己当
做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
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
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
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为
“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
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当今中国,
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朝着社会主
义现代化道路大步迈进,但仍面临
着不少挑战和困难。新中国的青年
应牢记袁老的“知识、汗水、灵感、
机遇”八字真言,把自己的根深深
扎在祖国的沃土中,为祖国的画卷
增添一抹绿色。
一入农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袁老自己说过:我不
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
下地这股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也不是花几年时间给
自己攒履历刷经验值,而是坚持了一辈子,90岁的时候还无
休息每天下地打卡。信念和坚守沃灌着袁老的这粒种子成了
参天大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遮风挡雨。今日袁老去世,国
家痛失栋梁,人民痛失偶像!但他就像第一棵杂交稻,早已
把中华民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散播于神州大地!
新时代的青年,当赓续这种基因,破坚土发嫩芽,还得枝干
茁壮。才能为祖国的画卷茂盛一座森林。
致谢袁老,致敬袁老,最好的方式是像他那样矢志报国。
数不清的选种、记不清的的试验、输得起的失败,了不起的
突破……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一个个“穿行在磨难
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
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
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袁老用
毕生的精力让中国掌握了种子的“芯片”,当代的新青年,
自应秉承先辈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中国掌握更
多的科技芯片,让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袁老去世,举国哀痛,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做一粒好种
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