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词语句子,并批注出感受,从感受中领略英雄的风采,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读文,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批注。【教学过程】一、词语复习,切入新课同学们,课文预习了吧!(板书“日寇”)这个词语怎么读?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知道这个“寇”字以前是怎么写的吗?(老师板书篆书:寇)“寇字由三部分构成:“宀”是房屋;“元”是人的头部;“攴”是手持棍子。手持棍子到人家屋里打人家的头。这样的带有侵略性质的人就是——寇。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近3000多人,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5位战士。这五位战士就是后来被人们称颂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板书: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广为传颂,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一位诗人在游览狼牙山时怀着无限的崇敬,一首诗,齐读。过度:故事感天动地,诗歌慷慨激昂!同学们,想到这五壮士光辉的身影,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1.本课中多处运用了一些四字的词语,有描写五位壮士的,也有描写敌人的,我们自由读。
能不能分成两组?并说一说理由。2、像这样带有赞颂性质的词语,我们称之为褒义词。同学们,比较着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们看,作者在写作上有讲究的,你们有什么发现?一、逐层深入,言意共生1、读着这样两组词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五壮士与敌人交战的场面,让我们走近他们,再去经历这惊心动魄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借助课后第三题,给故事发生的每一个段落列一个小标题。这么感人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带着情感来读,读出声音来。2、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是的,六班的五位战士临危不惧,毅然接受了任务,一起读这句话。3、你读一次又一次的时候读得深沉而有力为什么呢?4、他们利用险要地形,险要地形要读重音,因为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才能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这里的痛击也要读重音因为他们很痛恨敌人。再读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这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是怎么样的呀?5、是呀,同学们五位战士他们面对的是──一大批敌人。他们是那样英勇无畏地痛击敌人,把这两个句子来读一读。6、这一段我们知道了五位壮士他们的身份或者年龄,作者对这五位战士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学生用横线---画出课文中运用了那些动词、再用虚线-----画出描写神态的句子。7、第二段读完后五位战士又面临着第二次选择。请学生默读第三段你认为这是一次怎样的选择?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8、两条路,作者写的明明白白。读一读下面这段话,读其中的标点。9、此处,作者运用冒号和分号的分句组段格式,将两条路写的明明白白,战士们的选择将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心里明白吗?五位战士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五位战士的决心。
10、读书,就是要从关键的词句,读出人物的内心。两条路,作者写的明明白白,战士们的内心也是明明白白!面临生与死的决择,常理说是极其复杂的。为什么不把这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写出来呢?而只用了简单的一个“走”字?11、“斩钉截铁”“走”感叹号!看似简单,却写出了他们的决心,写出了他们的态度,我觉得这正是他们“壮士”的表现!12、接下来,让我们静下心,拿起笔,认真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哪些地方突出了“壮士”的勇猛豪迈呢?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在关键的词句旁写一写你的理解感受。学生静心阅读,思考,批注。13、细细地再读课文,从这最后的一颗手榴弹,你们读出了什么?14、同学们,像这样细腻地、多角度地描写就是细节描写。正是这样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更感受到了五壮士的壮举啊!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幅画面,交流一下。15、是呀,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幅画面有这么多精彩的句子,再来自己读读这段话。谈谈你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好吗?学生自读理解这一段话。16、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品一品作者描写的哪些语句更让你震撼?三、文化侵染,积累延展小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无数英雄儿女,在民族尊严与气节上,同样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请你回去查阅资料,读读还有哪些抗日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