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暑假准高三历史预热训练卷(新课标卷)01(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暑假准高三历史预热训练卷(新课标卷)01(解析版)

ID:275424

大小:917.3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暑假准高三预热训练卷 01 历史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 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 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既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 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 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 项不符 合题意;D 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2.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 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尖锐。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 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A.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 B.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发展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 D.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 【答案】D 【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集权要求,又照顾到各地的区域性文化差 异,符合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的实际,减少了制度管理中的阻力和冲突。从材料中的“汉初实行的郡 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来看,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故答案为 D 项。A、B 项说法绝对,排除;地方王国有较大自主权,对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排除 C 项。 点睛:西汉初年仿效秦朝实行郡县制,同时因鉴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郡和王国同 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于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 建立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 经济、军事实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 3.如表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相关表现。由此推知,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平等与效率的历史转换 D.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指唐宋时期。制度变迁总是受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和推动 实现的。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引发原有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A、C 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4.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其做法是由官府建造海船,发给本钱,“选人入番贸 易诸货”,贏利朝廷得七成,商人得三成。此举 A.禁止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B.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C.开启了“海禁”政策之先河 D.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答案】C 【解析】元朝在各港口设立的市舶司,对外贸实行全面控制,它不但是管理机构,而且直接买卖商品或经 营对外贸易,此举成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的先河,故选 C;材料没有涉及民间贸易,排除 A; 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B;元朝官府全面控制 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外经济交流,排除 D。 5.清代皇帝通过寄信的方式秘密传达旨意,称“廷寄”。军机处要发的“廷寄”皆于当天办完,且都要按规定里 程邮递,迟延要处罚,地方大员可经军机处密折奏事。对此解读不恰当的是 A.军机处的行政效率高 B.军机处具有上通下达功能C.军机处负责监察百官 D.军机处政务运作具有封闭性 【答案】C 【解析】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不是监察机构,C 符合题意;“皆于当天办完”说明军机处 办事效率高,A 不符合题意;“秘密传达旨意”“地方大员可经军机处密折奏事”说明军机处具有上通下达功能 以及运作的封闭性,B 和 D 不符合题意。 6.1894 年 7 月 28 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 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B.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C.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 【答案】A 【解析】《申报》登载的文章认为日本主动向中国发动军事侵略是不自量力,可见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故 A 项符合题意;“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是中国固有情况,并非洋务运动的成果,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申报》的观点不是统治者的策略,故 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引用的是《申报》的观点,不是清政府的理 念,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7.八国联军侵华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南方数省督府拒绝参战,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对这 件事的评论,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 国行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 的波及;又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扫地,表明中央 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据此可知,关于“东南互保”的认识 A.研究者都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B.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来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传统观点”、后来的研究者以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东南互保”的认识研究角度不 断扩大,认识也逐渐全面。故答案为 C 项。A 项,后来的研究者对“东南互保”的认识是肯定的,排除;B 项,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的表述不符合后来的研究者的观点,排除;D 项,后来学者研究仍然带 有主观性,不能说明其可信度的高低,故排除。 8.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 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C.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围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提到,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 守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有近代化的趋势,故 A 正确。材料 无法体现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故 B 排除。清政府外交观念逐渐与世界接轨,并不等同于出 卖国家主权,选项 C 排除;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过于绝对,故 D 排除。 9.下表是 1914 年至 1937 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元)。这说明 A.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 B.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政府不重视农业科技发展 D.长期战乱导致了农业生产衰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家畜”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说明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缓慢, 故 A 项正确;“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是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些都没在材料中涉及, 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未涉及政府行为,故 C 项错误;材料 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家畜年均产值都有所增长,未出现衰退的现象,故 D 项错误。故选 A。 10.1942 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 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 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 1942 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抗战时期,这一规定主要是抗战的需要,其有 利于保障抗战动员有序进行,故 D 正确;总动员令虽然有利于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但不是当时的主要作用, 排除 A;总动员令激化了国共两党矛盾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B;1942 年中国抗战尚处于抗战相 持阶段,排除 C。 11.下图为 1955 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 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 A.赞扬“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 D.批评农业的浮夸现象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 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 1955 年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成 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 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C 项正确;A 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 项,农 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 1956 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 项,农业的浮夸现象是指 1958 年的人民 公社化运动,排除。 12.1984 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 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答案】B 【解析】材料“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不能够体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故 A 项错误;材料“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 B 项正确;题中没有依靠群众的信息,故 C 项错误。1984 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非进行全面改革, 故 D 项错误。 13.下图反映的是 2011-2015 年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数量变化图。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中国 A.需要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B.顺利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C.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D.经过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11-2015 年尽管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数量仍有所增长,但 其增长速度却不断下降,表明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城镇化进程,故选 A;图中信息没有反映工业化的问题, 故 BD 两项错误;图中 2011-2015 年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增速明显放缓,故 C 项错误。 14.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 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A.遵循私法至上 B.重视诉讼程序 C.注重诉讼诚信 D.崇尚科学理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材料中“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说明罗马 法比较注重诚信的诉讼作用,故 C 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注重诚信的理念,不是遵循私法至上,故 A 项错误;诉讼程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科学理性不符合材料中诚信的理念,故 D 项错误。15.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 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 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 B.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C.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 D.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通过戏剧作品,或在观剧过程中对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的表彰等,达到激 励城邦公民积极参军参战维护城邦利益,体现了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A 项正确。材料反映戏剧为雅 典民主政治起到教化作用,而不是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B 项错误。C 项是对材料现象的反映,与材料 的本质“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不符,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本质是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而不是单纯 反映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D 项错误。 16.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 是难得的奢侈品。15 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 19 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 8 公斤,蔗糖 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劳动条件恶劣。结合所学 可知,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大 量使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逐渐 普及,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答案为 B。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升了 工业资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但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有限,不是蔗糖普及的主要原因,A 错误。依据材料 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要是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导致东西方贸易便捷不是造成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C 错误。欧洲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与蔗糖价格下降无关,D 错误。 17.16 世纪,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回欧洲,如丝、绢、瓷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由此可见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发展 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16 世纪”“中国货物运回欧洲”“由欧洲运来”中可以分析出,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性海上运输 业的发展,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故 B 项正确;A 项是 19 世纪中期,时间上不符合,排除;工业革命 是 18 世纪下半期至 19 世纪中期,时间上不符合,故 C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的相关状况, 故 D 项排除。 18.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 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D.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答案】D 【解析】根据“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 体,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故 D 正确;A 项表述绝对化,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建 立君主立宪制度,如法美等国确立共和制,排除 A;BC 项是对英国政局的影响,不是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 最为深远的影响,排除。 19.18 世纪 60 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 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 量人类事务。这段材料突出的表现了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 C.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 D.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精神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结合所学 可知,牛顿物理学更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理性观念的发展,进而使人们用理性主义思想认识人 类社会,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故 D 项正确。A 项,学生群体不能说明启蒙运动具有广泛基础,排除。B 项,题干不能反映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排除。C 项,题干未体现教育与科学发展的联系,排除。 20.1856 年英国棉纺织业资本家爱德华·斯特拉特被封为贝尔珀男爵,成为“第一个工业贵族”。当时被封为 贵族的金融家、大商人不过数人,而且都是贵族的亲戚,一些银行家、工业家在得到爵位前后,总是尽力 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这表明英国 A.贵族的成分发生了异变 B.工业革命颠覆了传统观念 C.世袭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D.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答案】A 【解析】由 1856 年可以判断,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由“棉纺织业资本家”变为“男爵” 可以看出贵族中有了新的成分,故答案为 A 项;由材料中的“尽力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可以判断传 统观念仍然发挥作用,排除 B 项;由材料中的“不过数人”“以求名实相符”可以看出工业贵族的人员很少, 政治力量有限,原有的世袭贵族在政治上仍然有很大优势,并未退出政治舞台,排除 C 项;D 项中的“开始” 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1.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 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到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答案】D 【解析】经济自由化的异化在 19 世纪晚期表现为垄断组织的出现,由于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垄断 现象,但是垄断组织之间还是存在竞争的,故属于其异化,所以选 D;A 不属于异化,故不符合题意;BC 都发生在十九世纪晚期之后,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 22.有学者指出,1871 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 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于当时德国政体变革( ) A.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促进了德国工业化的发展 D.削弱了宪政民意的基础【答案】C 【解析】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故 C 项符合题意;德意志的政体变革推动了德国民主政治的实施,没有超越时代要求,巩固了宪政民意的基础, 排除 ABD。故选 C。 23.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 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 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C 项与题意不符。B、D 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 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 国家经济,所以 A 项正确。 24.20 世纪 80 年代,在大城市研究所工作的苏联科研人员因为工作出色享有声誉,但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 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后来有学者说,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该学者 意在批评苏联 A.政治体制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功利化倾向 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 D.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科学技术研究向工业生产转化,造成了科学研究和工业 生产脱节,其后果是妨碍工业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体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故 A 项排 除;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没有涉及到科学人员功利化的倾向,故 B 项排除;材料反映 的是科学体制的问题,故 D 项排除。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25—2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7—2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7 分。 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国家对疾疫的制度性救疗基本阙如,只是有时会临时性采取一些救疫措施。以乡贤为主 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动和支持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 一些救疗活动。他们请医生尽力诊治,施医送药,还会利用自身影响力建议官府救治,积极刊刻散送药方, 甚至还会举行集体的祈神驱疫的活动。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等 材料二 清末,北京沿袭旧制,尚无专门的疾病防治机构。后来,新成立的警察机构,开始采用宣传 疫病知识和推广种痘的方式对抗疫病。民国时期,传染病医院开办后,京师警察厅建立起一套以该院为核 心的疫病防治制度,应对突发性疫病。与此同时,新设的中央防疫处致力于从欧美国家引进各类疫苗并研 制各类疫苗,为推行注射疫苗预防疫病提供技术性保障。自 1934 年起,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开始以运动的 形式,大规模推行预防疫苗注射,开启了以预防医学为指导的疫病防治新制度。 ——摘编自杜丽红《近代北京疫病防治机制的演变》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疫病肆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面对来自环境的压力时,沉着 应对,在整合和利用医疗卫生组织、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过程中,将疫病防控与国家改造和社会移风易俗 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资源整合方式,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建立及时快捷的反馈与纠错机制,将“防 病”、"医愚”与“治心”相结合,化“危”为“机”,成功地遏制了疫病的流行。 ——王冠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整合政治资源防控疫病的举措及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疫病防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以北京为例,指出近代疫病防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措施的主要作用。 【答案】(1)政府缺位,以社会力量为主;以民促官;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2)变化:逐步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机制;应急与预防并重。 原因:政府的社会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社会变革的推动;新文化运动开展,科学知 识的普及。 (3)成功地遏制了疫病的流行,减少了人口死亡;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具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积极意义;夯实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前期和近代疫病防治的主要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措施的主要作用,主要考查学 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清朝前期疫病防治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 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动和支持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甚至还会举行集体的祈 神驱疫的活动”等信息分析得出。 (2)近代疫病防治的新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京师警察厅建立起一套以该院为核心的疫病防治制度, 应对突发性疫病”“开启了以预防医学为指导的疫病防治新制度”等信息分析得出。其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新设的中央防疫处致力于从欧美国家引进各类疫苗并研制各类疫苗”,并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政府、 社会和其他重大事件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措施的主要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将疫病防控与国家改造和社会移风 易俗结合起来”“建立及时快捷的反馈与纠错机制”“成功地遏制了疫病的流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 来回答。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美国学者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的目录,该书主要探讨冷战后 的世界,强调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当今世界 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和多文明化。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第二章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第三章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 力量对比 第三章西方的衰落: 权力、文化和本土化 第四章经济、 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 文明秩序 第五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第六章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第十章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 第十一章断层线战争的动力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 第十二章西方、 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当今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修改、质疑皆可),并说 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作者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会发生“文明冲突”,我不赞成这种认识。 材料中的认识忽略了当今世界各民族、各种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的基 础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于 19 世纪中期基本建立,并在 20 世纪初期完全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 强了相互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应对新的危机;并先后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国 际合作协调机制越来越完善。1995 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合作呈现出制度化、规范 化的特点。进入 21 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欢迎,大大降低了不同文 明冲突的风险。 综上所述,世界的发展呈现出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文明之间发生冲突可能性越来越小习 示例二:作者认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文明冲突”,我认为各种文明是在冲突中交流学习、发展的。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多,各文明间的文化差异会逐渐加深, 所以世界历史的发展会最终演变为各文明间的冲突和斗争。首先,这种观点只看到了经济全球化之下的弊 端,(即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之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但忽略了全球化 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及世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文明冲突论忽视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 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的历史与现实。西方文明在 1929 至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期间,借鉴并学习了苏联的 建设经验,形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逐渐缓和了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借鉴过西方国家的经 验,出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借鉴和学习中不断体 现出强大的优势。最后,文明冲突论忽视了两极格局解体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客观现实。综 上所述,文明冲突论背离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实际。 示例三:作者认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和多文明化我赞成。理由略。(参考答案只作为评卷参考,不 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解析】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先根据材料找出论点,然后加以论述。根据材料“美国学者亨廷顿……探讨冷战后 的世界,强调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可知作 者的观点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文明冲突”,题目要求针对这个观点发表见解,我从“文明的冲突”的观点 中可看到作者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世界交往会导致文化节差异的加深,我提出不同的观点为:当今 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文明冲突,我认为各种文明是冲突中交流学习、发展的。针对这个观点我主要从两个方 面进行论述,先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之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文明冲 突”论只看到冲突忽视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世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没有看 到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相互学习与合作的现实。如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时美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国家 干预政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借鉴学习中发展强大。还有“文明冲突”论没有看到和平与发展成 为世界主流。最后得出结论。在论述时要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以下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 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 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 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 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 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 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 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 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 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答案】(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南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 舍与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 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 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解析】 (1)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 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 “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 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 (2)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 养和素养的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 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28.《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 1965-1975 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 反战国际联盟。反战运动开始于 1965 年,反战人员“超越政治见解、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年龄、肤色的 差别”,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如 1965 年《纽约书评》的编辑们曾发起过一次 反对约翰逊总统战争升级的请愿活动,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1968 年,越战导致的美国士兵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两千人,厌战情绪蔓延到军队内部,数千名越南退伍老兵在国 会大厦的台阶上高喊“胡志明,民族解放阵线必胜”的口号,并扔掉了他们在越战中获得的勋章。受反战运动 影响,新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庄严宣告“我要结束这场战争”。 ——朱美娣《越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六七十年代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 【答案】(1)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具有国际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广泛;反战形式多样;以民 间力量为主。 (2)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盛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越南战争导致美国人民遭 受沉重损失。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和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 能力。 (1)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65 年—1975 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反战国际联盟”“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 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厌战情绪蔓延到军队内部”等信息分析归 纳得出。 (2)美国六七十年代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68 年,越战导致的美国士兵死亡人数达 到两万两千人”,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盛行、两极格局下的影响、越南战争导致美 国人民遭受沉重损失等方面来回答。 29.(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 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 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 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 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文章。1959 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 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 年,当于 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 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 1988 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 “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 【答案】(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 贡献。 (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中国 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解析】 (1)据材料“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文章”概括得出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据材料“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 “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可得出 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据材料“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1967 年氢弹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重要 作用”等信息得出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2)结合所学知识,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而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加之中 苏关系的破裂使得中国必须加强核武器的研究以巩固国防,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故可从国际、 国内两个角度加以概括。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