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选材”勿小视,精当见真章
所谓“选材”,就是指选择适用的材料。建筑的“选材”,选的是建筑材料;烹饪的“选
材”,选的是食物材料;作文的“选材”,选的当然是写作材料。各种文体的“选材”又有
不同,诗歌的“选材”可能偏重意象,小说的选材可能偏重人物和情节,中学生常写的两
大文体——记叙文的“选材”重在人物或事迹,议论文的“选材”则重在事例或引用(格
言名句等)。本篇集中谈议论文的“选材”。
首先,选材离不开立意。有立意才能谈选材,就像有房屋才能谈居住一样,立意是选
材的前提。议论文写作,一旦确定了立意,有了中心论点,就像有了房屋,各种家具材料
就可以往屋内搬放和安置,但是家具又不能超过房屋的大小,也不能安置一些毫无必要的
材料(例如易燃易爆和高强辐射等有害物品),不但不能随意安放,我们通常还会精挑细选:
哪些家具最适合自己的房屋,最能布置地协调而且看起来美观?这个思考与权衡的过程,
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作文的“选材”过程——在下笔之前,我们也必须先思考一番,权衡
一番,哪些材料(事例、名言等)符合文章的立意和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哪些
材料是超出立意范围的?哪些材料是不必要的?哪些材料最能证明论点,而且读起来倍感
新颖与难忘?所以说,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论点的需要。
其次,选材涉及角度的思考。何谓角度?就是不同方向、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意思。
我们仍以房屋中的家具为例,这些屋中“材料”,自然有大件的也有小件的,有圆形的也有
方形的,有金属的也有木质的,有卧室的也有厨房的,等等。议论文的选材也会涉及角度
的选择问题。譬如举例,是举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举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举政界、商
界还是娱乐圈的?是举伟人名人还是平凡人?是举一类人还是某个人?是举一类现象还是
某件具体的事情?诸如此类,都是角度。家具搭配协调则房屋美观舒适,选材角度搭配得
当则文思严密,议论文的说服力就会比较强。
下面,我们从“名言”和“事例”两类“选材”来分别举例说明,一并探讨和解决议
论文“选材”可能涉及的各种问题。
一、“名言”材料
引用是议论文写作很重要的说理方法,由于名言材料出自名人之口,理论上比自己说
话管用,所以往往能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可实际的情形是,有的同学引用得好,有的同学引用得不好。引用得好当然能增强说服力,若引用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给读者留
下逻辑不严甚至思维错乱的印象。请看下面的例段:
“好奇心能推动科技的发展,改变世界。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但其实好奇心能
开阔我们的眼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好奇心害死猫”是作者选中的“名言材料”,但是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呢?显然不合适,
文段的立意是谈好奇心的正面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好奇心害死猫”所要表达的意义正
好相反,这种引用就属于不必要的节外生枝。虽然作者也做了转折补救(“但其实”),但
这种补救本来是毫无必要的。可见,引用不恰当的名言,等于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有时
甚至还会踢自己的“乌龙球”,是有不如无的。
再看一个例段: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障碍,时间不允许我们将其一一攻破,
有时我们需要学会变通,绕道而行。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
理也。’可见,绕道的变通,也是一种智慧。”
作者想引用梁启超关于“变法”的名言,来论证“学会变通,绕道而行”的道理,这
个思路是对的。可是还必须考虑引用的范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一句,完全对接“变
通”的论点,是切合的;但“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一句用意何在呢?这也是不必要的节
外生枝,是完全可以舍去的。
由此可见,名言的“选材”,不仅要选得准,还要选得精;引句的意义要切合论点,引
句的长短要做合理的裁剪和取舍。
且欣赏一段时评佳作,看作者如何选取“名言材料”:
“无人监考,考的是诚信与自律。约翰·雷高说:‘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
之策。’身为一名将近成年的高中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心中早已装着诚信考试的信
条。如果心无诚信,试问这些年来的考试,他们是如何通过的?既然学校举办了‘线上考
试’,就证明老师愿意相信他们所教的学生,他们相信即使没有监考员,孩子也能自觉诚信
地考试。我相信,心怀大学梦的高三学子都会有一种‘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诚信
气度,都有一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自律。”(作者:学生陈钰)
作者于一段之中,选用了三个“名言材料”,无不紧扣“诚信与自律”的主旨。约翰·雷
高的名言直陈“诚信”,无疑切合论点;后两句虽无直言“诚信与自律”之词,但所指的意义显然也属“诚信与自律”。也因此,有人把引用分作明引和暗引。
现在我再提出一个问题:这三句“名言材料”能不能随意互换位置呢?显然不能,一
换则上下句之间意义就会不连贯,如果定要更换,则多处句子也必须同时作出调整。这就
说明,选用“名言材料”还涉及“引用位置”的问题——必须与上下文的意义取得连贯,
合乎语境,就像家具的摆放须与周边之物协调,才会显得美观。至于具体的细节,难以片
言道尽,同学们只能在写作实践中各自体悟。
同样的名言,不同的人引用的水平也能分出高下。例如下面的两例: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有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确实,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很勇敢,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具有众志成城的力量。普普通通的我
们,没办法像前线的人员一样做出一些伟大的壮举,那我们就取消聚餐聚会,走亲访友的
计划,静静的待在家中,与他们共渡难关。”(学生习作选段)
“有人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事实上,在集体记忆深处,中国
人民也在心中永远铭记着自己的民族英雄。”(新华社记者王立彬《给坚守以希望,还牺牲
以光荣——写在武汉解封前夕》选段)
我们先抛开文章的立意不谈,只看作者引用后的衔接,就知道:前者意义不连贯,上
下文的关系不紧凑,后者意义连贯,上下文的关系紧凑;前者没有完整理解基辛格的话(既
有对中国人的赞扬也暗含批评),后者则不但完整理解,而且作出新的阐发,委婉表达与基
辛格不同的见解——也因此,后者不直道“基辛格”而代之以“有人说”,这是有差别的:
前者对基辛格更多的是仰视或敬重,后者则至多为平视。
从上可见,引用名言材料,看起来简单,实则也大有学问,它既考验作者对名言本身
的理解水平,也考验作者何时引用及如何贯通逻辑的智慧,需要同学们细加留心。
二、“事例”材料
议论文的选材,最重的还是“事例”材料。在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中,占据最大篇幅
的往往也是举例论证。举例,便是列举事例,包括人、事、物等统统计作“例子”,姑且统
称为“事例”材料。从古到今,中国西洋,天上地下,“事例”可谓数之不尽,所以事例的
“选材”最困难,有时茫然不知所从,有时则如“大海捞针”。
但其实,“事例”如海也有好处,一来材料丰富,用之不竭,二来可以互相佐证或互相
辩驳,甚是有趣!至于这些材料(或素材)能不能被你所用,用的水平、用的艺术如何,则完全取决于作者本人的素养。
我们先看一个“事例”材料选用不当的例子:
“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并不是懦弱的表现。人生所遇障碍如恒河沙数,想要一一扫平
是不可能的。有时避开障碍不失为勇敢的选择。贝多芬一生专注于音乐,徜徉于音乐的世
界,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幸福。但后来他的耳朵出了问题,他的听力一天天地衰退,最终
导致耳聋。耳聋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然而,他避开了这一障碍,采用
骨传导法来听声,在耳聋的情况下,仍然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这是勇者才会作出的选
择。如果贝多芬当时自暴自弃,那么,像《生命交响曲》这样伟大的音乐作品就不会诞生
于世,他的音乐之路也会就此终结。所以说,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有时反而是勇敢的表
现。”
前面我们说过,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为论点服务。这一段论点是什么呢?“避开障
碍,绕道而行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或“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有时反而是勇敢的表现”)。
基于这个论点,我们的“事例”选材就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此人遇到了障碍;第
二,他绕过去了——注意,不是跨过去,是绕过去!贝多芬有没有遇到“障碍”?遇到了,
耳聋就是障碍;但他绕过去了吗?没有,他是跨过去的,换句说,他用骨传导法解决了耳
聋的问题,部分战胜了障碍,所以,贝多芬并没有避开障碍,也非绕道而行!
由此可见,议论文的“事例”选材,必须首先满足或符合论点所要求的条件。若不符
合,就是选材不当,我们不妨给这样的材料起个形象的外号,叫“废材”。既是“废材”,
那当然用之不得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事例”材料用得精当的例子:
“绕道而行,超越自我。绕道,改变的是过去的方向,超越的是过去自己。人,唯有
充分地审视自己,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地道路。有时绕道而行,并非半途而废,而是为了
实现自我超越。起初,刘翔曾是跳远运动员,他梦想有一天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现
实无情地打击着他,他的跳远成绩并不理想。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练的指引下,刘
翔毅然中途易辙,改变训练项目,转为专攻跨栏。虽然方向变了,但勇夺第一的理想从未
改变。就这样,刘翔在跨栏项目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亚洲飞人’的神话。是什么
让他超越自我,取得成功?是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
或许你会认为他不坚持练跳远是半途而废,但如此坚持,又何尝不是执迷不悟呢?因为绕道,使世界体坛出现了一位跨栏高手——飞人刘翔。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有
时绕道,是为了完成自我的超越。”(作者:学生白淑怡)
为什么说这一段的“事例”选材是精当的?先看作者的论点:绕道而行,超越自我。
基于这样的论点,所选“事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此人“绕”过道(改变过人生
方向或做事的方法等),第二是他“超越自我”了,就是说“绕道”后取得了成功。这两个
条件和前面的“避开障碍,绕道而行”的段落有些差别,之所以不同,是作者的论点表述
发生了变化——后者淡化了“障碍”一词,着重提“绕道”。可见,选材要根据论点的变化
而变化。刘翔从最初的跳远转到跨栏,符合“绕道”的条件;刘翔转到跨栏后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符合“超越自我”的条件。合而言之,刘翔的“选材”完全符合论点,能够完整
地佐证论点,这样地选材就可称之为贴切,称之为精当!全部满足条件的精当“选材”,不
妨起个外号,叫“通材”(或“全材”)——统统符合。
在“废材”和“通材”之间,还存在一种似当似不当的材料,它基本符合论点的条件
或大部分条件,但却并不是最好和最优的,这样的选材虽非上乘,也还算过得去,为了便
于区分,我们给它起个外号,叫“专材”(或“偏材”)——可以认为它偏合了部分条件,
从文章局部来看有着专门的用途。且看一篇时评习作的片段:
“父母参与监考是否可行?是否有效?比起有形的监考,我认为无形的自律才是正道。
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许多家长都开始陆续返岗上班。家长们也有各自的工作,未必
有时间一直守着孩子做题。如果有,那监考就一定有效吗?某朋友圈里传出这样一条动态:
居家考试期间,某父母本以为孩子正在线上认真答题,就拍了照片,但放大一看,孩子竟
在‘认真地’看小说。是的,父母是做了有形的监考,但若孩子毫无自律,父母盯着也是
徒劳,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就得不到保证。
自律自觉才是最值得信赖的‘监考员’。高尔基曾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
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因为自律,钟南山院士虽至耄耋之年,但仍坚持体育锻炼,做常
人之不所能,于是练就了硬朗的身体;因为自律,影视明星彭于晏从一个招人嫌的胖子变
成了人人夸赞的男神,在娱乐圈中熠熠生辉;因为自律,日本作家树上春树,从进入写作
生涯开始,便一直保持着每年出一本书的节奏,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们都没有外
界的监管,一切都源于内心的自律,于是产生了无穷的力量。”(作者:学生黄桂华)
本来,这是评论学生“居家考试是否自律”的时评类文章,所选事例材料,最精当的莫过于同时满足“考试”和“自律”两个条件的例子(正例反例皆可),然而这样的例子是
不容易“选”到的,尤其是具体案例。选文的第一段可谓用了最精当的事例材料:父母监
考孩子线上答题,结果发现孩子不自律——这是完全符合“考试”和“自律”两个条件的。
可是到了下一段、下下段,还需要继续举“考试”和“自律”兼有的例子吗?时评既要就
事论事,照理该当如此,可是若全篇在一事中打转,内容未免单薄。于是就需要联想,需
要延伸,需要深化。因此到了选文的第二段,分论和事例”选材“一起发生了变化:暂时
脱离了考试的范围,而专谈“自律自觉”,这时候的举例自然就不需要核定在考试之内了,
而只需要满足“自律自觉”这一个条件就可以(正例反例皆可)。于是钟南山、彭于晏、树
上春树三人的自律之事就成为了作者专门用以论证“自觉自律(重要性)”的“专材”(或
偏材),这样的选材,从局部段落视之是精当的,从整篇布局视之也是贴切或基本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