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有序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1.操作激活。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生:自然数,小数,分数。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2.举例内化: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3.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1.拓展提升,主动建构: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用乘法( )×(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或者是用除法36÷( )=( )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用集合形式写18的因数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请学生写出6的倍数。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6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3.迁移内化,自主探究:⑴
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4,7的倍数。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还记得因数吗,出示课件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指导学生做书本“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