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解析一、教材的编写意图1.体积。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这部分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材先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这时,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了,这说明石头占据空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2.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教材是通过迁移类推引出来的。教材呈现两个不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让学生想怎样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教材由此指出: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并介绍了这些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
在此基础上,教材分别说明各体积单位是棱长多长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建立这些体积单位的表象。接着,教材通过“做一做”,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认识用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二、学情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要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三、教学实施的思考。基于以上的教材解析及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这样做 1、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对比交流理解体积的意义,突出重点。
新课的开始,应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然后演示乌鸦喝水,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初步理解石头占了一定的空间,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接着,学生实验操作,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实验中加深了对“空间”的感知,对“体积的意义”的学习有了坚实的基础。 2、运用迁移类推,举例想象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突破难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段。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面、体不分,把1平方厘米与1立方厘米混淆的情况。如何搭建思维的脚手架,帮助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二维向三维提升呢? 教学体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体积大小很接近的两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学生出现了犹豫不决的为难情绪,从而陷入了认知矛盾之中,此时老师引领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获得过程,在争辩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体与面的区别,通过迁移类推引出体积单位。 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是教学难点,所以本课教学应设计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三个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观察、触摸中建立相关的表象,为建立单位体积的概念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