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教材第114-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13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三、重点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四、教具准备投影。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二)教学实施1.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2.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1)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的分数。(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学生举例,如:+=-=3.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5.完成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出示“杨辉三角”图: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完成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到2÷8=(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9.完成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四)思维训练1.在O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2.=+=++=++=+++++++3.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