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设计及反思白道峪小学:何三帅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学过程:一、复习1、求最小公倍数:7和99和186和82、==3、口答并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二、新授出示例4,学生读题。怎样才能知道黄豆和蚕豆哪他的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呢?(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提出问题:这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
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师:因为化成同分母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便于以后的加、减计算,所以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教师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指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我们把分母不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把 和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指出了化成的相同的分母叫做公分母。提出问题,学生讨论1、需要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呢? 2、找到公分母后,根据什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师生总结,:通分时,1、求出原来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乘上相同的数。学生尝试完成例4指生到黑板上计算。结合学生总结概念:三、课堂练习分层测试卡
教后反思: 《通分》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简单而又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教材把通分的教学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通分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并更进一步挖掘教材,变静止的插图为动画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为本节课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放手自主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真正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例如,让学生自己验证2/5与1/4的大小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本、小组交流等活动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有办法的同学请把你的办法写在答题纸上,有困难的同学有三种求助方式:第1可以向有办法的同学请教;第2可以举手跟老师一起讨论;第3可以求助课本。这样,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提供多种途径让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比如,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科学等。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