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ID:1003937

大小:2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洱源县北邑中心完小赵鑫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第104页例1。二、课程标准《单式折线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发展统计意识。”三、内容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统计这一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四、学情分析五 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用途;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时间/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动手操作。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展示。各小组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3、师生共同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出纵轴和横轴,标明起点。②根据纵轴长度并结合所给数据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的数据是多少;在横轴上确定各项目的位置,即等距离确定各直条的位置。③取各数量对应的点,画出直条,并在直条上标明数据。④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时间等4、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5、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三)导入新知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四)探究新知 1、观察思考。(课件出示教材104页折线统计图)统计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上面两种统计图,思考:(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2)该统计图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4)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5)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能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的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2、汇报。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之处是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折线的起伏变化可以显示出数量之间的变化。4、动手绘制、思考。(1)绘制折线统计图。(出示课堂活动卡)①想一想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些什么。②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格子图上独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③反馈交流,纠正问题。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横轴:一般用于表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纵轴:表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描点、连线:要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在纵轴上平均后再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制表日期和单位不能漏掉。(五)、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本105页"做一做")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课件出示)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六)、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七)、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八)、课后作业 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1、请把你家里近六个月来的水费统计出来,作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2、如果你家里有电脑,你能用电脑来绘制这张图吗,请试一试。3、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九)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