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崔建军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学会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拿出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如何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2、再拿出一个装着半杯水的烧杯,准备放入烧杯前,请学生们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上升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等,并且上升的这段水的体积正好也是圆柱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圆柱的体积。二、迁移类推,推导公式:1、初探决定圆柱体积大小的因素讨论: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又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想象圆柱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引起体积的变化。
2、大胆猜想,激活思维长方体、正方体体积都有计算方法,圆柱体积会怎么样算呢?会不会也是这个方法呢?有没有办法或者道理说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底面积乘高呢?(很多的圆叠加起来,圆的个数就是圆柱的高,所以是圆的面积乘高,也就是底面积乘高)课件演示。3、深入探讨,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进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呢?说说你的想法?4、实物演示,引导观察圆柱分割拼合成一个长方体,引导学生细心观察。(1)切割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什么形状?(2)通过转化,圆柱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3)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什么?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什么?(4)讨论归纳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三、新知内化,形成技能(1)出示例1、一个圆柱形的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题思路。提醒学生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电脑显示计算过程及答案。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关键是要知道什么?如果底面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2)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单位:厘米)高12,半径5(3)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31.4厘米,高12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如图所示: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从上面看从侧面看3dm2dm2dm四、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是利用了什么数学思想,通过分割拼合的方法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不足之处:在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圆柱体积的教学,要借助于学生已经学过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推导、演示,发现新知识。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实现教学目的。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死记硬背这种肤浅的、教条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觉得在练习设计上还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设计
开放性习题:给一个圆柱形积木,让学生先测量相关数据再计算体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