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林堡中心校宋庄小学施欣朵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完成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中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应用 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沙土,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导人新课 出示一个圆锥形的谷堆,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沙,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 多指名说 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生:3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多找几名同学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体积 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生:等于“底面积×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师: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 然后板书字母公式:V=1/3SH 师:在这个公式里你觉得哪里最应该注意? 教学例1课件出示)一个圆锥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体积是76立方厘米。 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1、圆锥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是()。2、圆柱体积的1/3与和它()的圆锥的体积相等。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4、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二、判断: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
课本练习反思:这一节失败的课让我反思了很多,除了总结和练习,还找到了很多不足之处均待提高。 1.课堂提问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如:“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个圆锥的体积?”问题提出后,我仅停顿了2秒,没有学生举手我就接着说“我们解决一个未知问题通常会把它转化为已知问题,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为我们原来学过的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呢?”说完这句话,我就意识到,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充分的说一说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我再说这些话,学生可能会给我很多惊喜。 2.实验结束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经历了猜想、体验、探究、验证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矛盾。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此时问一问,你想说什么?既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又能顺利的总结出这节课的结论。 3.如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高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总以为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公开课比低年级的公开课难上,这节课后也豁然找到了原因:一是出在我平时的课堂上。由于平时上课总要照顾后进生,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去叫举手的好学生,总去点不举手的后进生,公开课时
也不由自主地这样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举手的同学本来就有些害怕,我还总不去叫他。不但打击了举手同学的积极性,还打消了其他同学举手的念头。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教师上课的心态。对着低年级学生上课,我们很容易放下姿态,去“哄”他们,有一点做的好、说的好了,教师就会给很高的评价。而且态度还“和蔼可亲”。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就觉得他们是大孩子了。自己首先都没有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又怎么能向他们要同样的课堂效果呢? 通过不断的反思自己,让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问题。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我从教以来对我打击最大的一节课,却又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节课。课堂上留下了很多遗憾,有机会真想再重新上一遍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