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主备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实际问题。能力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教学重难点1、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教学准备PPT课件。投影仪、练习本。教学特色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思、说、动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板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两个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什么一定,成什么比例?(正商反积)(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验(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作业设计1、课本练习九的4、5、6、7题。2、学习目标与练习40页的智能积累。创新玩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实际几天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一、检查交流学生课前知识树。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本节知识。从三方面去预习:(1)通过预习把本节所涉及的前面的知识点画到课前知识树上。(2)把例5和例6两个例题用以前学过的算术法解答的课前知识树上。(3)通过预习新内容把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也画到知识树上。.生:按老师的要求小组交流课前知识树。师:巡视,收集各组学生的疑问。并展示个别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疑问。发现的疑问有:(1)为什么学习了算术法,还要学习用比例解?(2)这两道题我看上书会做了,可遇到其它的题还是不太会做。(3)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4)用比例解决问题该怎样检验?3、情境图,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2)引入新课:象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讨论如何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学生的疑问)1、教学例5(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
教学流程(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8χ=12.8×10χ=128÷8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4)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指名板演并交流订正,比较两题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3、教学例6。{1}出示例6,学生读题。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是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仿照例5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例6。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检查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求总数量的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题,应该怎样想,怎样做?{4}指出:解答例6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相对应的数植,然后根据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积一定,也就是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等式解答。
教学流程4、小结解题思路。{1}请同学们根据例5、例6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2}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大家交流。{3}指一名学生说解题思路。{4}指出:应用比例知识解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三、巩固提高。做一做:教科书P59“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五、课堂作业。1、教科书P62练习九第3、7题。2、挑战自我玩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实际几天完成任务?3、大胆尝试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到达株洲。回来时每小时行75千米,1.6小时到达长沙。(选择其中的三个数量编一道正比例或反比例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