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首先我们通过一组练习来复习一下。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教学例5. 师:我们先看看李奶奶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例5)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汇报)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①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②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可能的答案有:28÷8×10=35(元)10÷8×28=35(元) ③教师指出也可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问题。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怎样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讨论。 ①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哪个量是一定的? ③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④根据这个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学生交流讨论后,指名学生汇报,并引导学生概括出等量关系式。 (3)学生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师:你能完整的把这道题用比例知识解答吗? 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4)指名学生板演过程,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提醒学生要检验。 (5)师:你认为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给大家呢?(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思考以下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到不变的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5.习题巩固 我会分析:(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 师: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哪个量是一定的? (3)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4)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学生思考后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讲。 4小结。 思考: 1.你认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他生补充,课件出示总结。 2.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哪些?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师生总结。(课件展示) ①找(找相关联的量) ②判(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③列(列出方程) ④解(解方程) ⑤验(检验计算结果) 三、习题巩固。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运动会上,六年级同学进行大型体操表演,每行站20人,可以站18行;若每行站40人,可以站χ行?
2.小兰身高1.5米,她的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4米,这棵树高χ米。 3.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χ天可以读完。 (学生先独立解答后,指名回答,并讲解列式的依据。) 拓展练习: 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90米,40天完成,实际5天修了300米,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学生先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找不同做法的同学回答,他生订正) 四、作业 教材63页练习十一4、5、7、8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他生补充。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例6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 费是x元。现在可以用x天。 28:8=x:1025x=100×5 8x=28×10x=100×5÷25 X=35x=20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
是35元。可以用20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师: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课件出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还学习了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 过渡语:看,李大妈和张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师: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出示自学提纲。 (1)题目中有几个量。(2)谁和谁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怎么判断的?(3)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4)根据比例关系,列出等式。 3:学生交流自学结果,相互补充,呈现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 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4、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 5即时练习 过渡语:同学们帮助李奶奶解决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王大爷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出示对话情景。
师:观察帮助要王大爷的问题和帮助李奶奶的事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认识到这道题与例5相比,条件和问题改变了,但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 小结: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二)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习P62例6) 师:解决了生活中水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生活的电中蕴含着什么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与问题。 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过渡语:像这样的问题也能用比例的方法解决。请同学们仿照正比例的解题方法,并参照课本62页的内容,自学例6. 生:交流汇报解题思路。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结果。 师:(教师手指25x=100×5,x=20。)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是什么? 生汇报:因为总的用电量一定,所以用电天数和每天的用电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天的用电量和天数的乘积相等。 2.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师:会解决吗? 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关系来解答。3: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 (1)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解比例。 (4)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要求用比例知识解)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说说原因。 学情预设:小明买的是同一种圆珠笔,所以圆珠笔的单价不变。那么买的支数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关系能解决这个问题。 2: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第2题,用反比例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X:10=28:825x=100×5 8x=28×10x=500÷25 X=35x=20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