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ID:1007143

大小:12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姓名:单位: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四单元《比例》学时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学生特征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而学生在此前学习过的有关数学知识在这里得到了综合运用、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节中从学生的兴趣导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完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4-3-2-14-3-2-24-3-2-34-3-2-4认识掌握体会感受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掌握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形状不变,大小改变。通过参与观察、动手、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发现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在自主探究、操作体验中,通过观察、提问等研究方法,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作图方法。课程名称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4-3-2-14-3-2-24-3-2-34-3-2-4认识掌握体会感受课件课件课件课件照片将图形按2:1方法放大和缩小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A、BA、DA、G、JH、IA、GFH、IG长和宽同时放大和原图像。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形状不变,大小改变。放大与缩小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2分5分12分8分自制自制自制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过程结构:开始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上台演示。出示照片。如何放大这张照片?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第一条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探究图形的放大课程标准:1.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作图方法。并做展示。提问: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怎么画?出示正方形。归纳总结图形放大的方法。出示需要放大的正方形。将第一条边扩大2倍,画6格。另一边画3格,行吗?能较好完成能较好完成否展示错误的作图。课件展示是板书:图形的各边按相同比放大2、画一画 课程标准: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作图。出示习题。换成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你会画吗?展示并讲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猜想。讨论,猜想。放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呢?课件演示验证。3、引导发现教学目标第二条放大前后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板书:大小改变,形状不变。4、探究图形的缩小课程标准: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课件出示要求。交流汇报。验证:方格纸上画一画。1.红色的图形变成蓝色的是经过了放大,那从蓝色变成红色呢?2.猜想一下,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有什么特点呢? 教学目标第三条板书:或缩小交流讨论。1.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中要注意什么?2.什么样的比是放大时所用到比呢?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时所用到的比?3.如果这样的比是1:1呢?三、巩固应用完成随堂作业。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联系生活与小结教学目标第四条1.交流。2.欣赏课件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应用。谁来举一些放大与缩小的例子呢?结束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动媒体的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 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4-3-2-3掌握1.填空(1)把一个图形按10∶1的比放大,现在每条边是原来的()。(2)把一个图形按1∶2的比缩小,现在每条边是原来的()。(3)把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后,边长是()厘米。2.画一画,说一说。A(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4:1放大,得到三角形B。(2)将三角形B的各条边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3)画出上述图形,并指出哪些是三角形A经过放大后的图形,哪个是三角形C经过缩小后的图形。③3.填一填。⑥④⑤①②图形()按(:)后可以得到图形()。4.小小设计师任意画一个组合图形,并按自己喜欢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汇报要求:(1)介绍自己的图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2)是按什么比例如何画的。 形成性评价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在经过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了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应用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比的实际应用。本节课要求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对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过比和比例尺的基础上对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本节课我立足课堂,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本节课我在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让学生去“动脑”,最终内化成一种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放大或缩小前后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将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只要各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就可以了,得到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在随堂练习中,我设计了较为开放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创作组合图形并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引导学生主动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教育的目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时,学生只是简单地提到形状仍然是长方形,而没有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出“形状相同”的真正意义——长与宽的比不变。总之,本节课我努力创设一堂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课,一堂有创意的数学课,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