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放大和缩小现象,理解并掌握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59页主题图。 1、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 (1)观察课本例题图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它们描述的都是什么现象?(一个学生回答) 在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不用具体说) (图一在干什么?【照相】也就是照相时缩小现象。照相是缩小,放大镜看报纸、投影仪呈像、影子都是放大。) 评价语:同意吗?她的判断很准确。表达很清楚。 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放大或者缩小的现象。 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现象呢?(给学生一点想的时间,问清这是什么现象——放大还是缩小)
(2)生活中的实例 (望远镜、显微镜、手表的零件图纸需要将实物放大、计算机鼠标拖动图片放大或者缩小)生说完之后,PPT呈现,小结。 预设:第一幅图在干吗?所以什么是缩小现象?很好,请继续。 评价:大家非常善于观察生活。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例子——把埃菲尔铁塔做成模型是什么(缩小)现象,显微镜看东西是什么(放大)现象,望远镜看物体是(缩小)现象;这是一个房屋的室内平面图,室内平面图的使用是什么(缩小)现象,我们一起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说明放大和缩小现象的确在生活中广泛存在。 二、新课讲授 (一)对比,理解数学中的放大和缩小 1、理解数学中的放大和缩小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片上是谁? 后面同学看得清吗?有点小,看不太清是吧!所以我们要把它?——放大。(逐步出示三张放大的图片,两张变形,一张正确。边出示图片,口头边说:放大、放大、放大) 师:现在看得清吗?图片上是谁?( TFboys家的颜值担当——王俊凯) 问题:现在我把它们编上号,一号是变化前的图片,二三四是变化后的,你觉得变化后的哪一张和变化前最相似呢?(4号) 问:为什么4号最相似? 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说? 预设:1、按一定的比来放大; 2、扩大相同倍数; 3、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压扁、拉长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像图四这样把一个图形的长和宽都按照一定的比放大相同的倍数,这就是我们数学意义上的放大。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2、建立与比的联系 PPT只呈现一四,并给出具体数据。
长与宽:1、下面结合具体数据看看,那图四长和宽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究竟是多少呢? 来,请你说,(首先说说长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多少)为什么?(如果是2:1,问怎么来的,具体到8:4=2:1,如果没化简,“化简是多少?”)评价:很好,也就是长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边说边贴板书) 那宽呢?(6:3=2:1)评价:不错,请坐。宽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也是2:1(边说边贴板书) 铺垫语:这里变化后的长与变化前的长,它们是一组对应线段,那变化后的宽与变化前的宽呢?也怎么样?(是不是也是一组对应线段?)出示板书:对应线段 (实例) 师:那除了长和宽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图上还有没有什么线段之间的比也是2:1呢? 生:眉长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 师:为什么? 预设1:因为1:0.5=2:1 (很好,请坐,这里变化后与变化前的眉长也是相对应的。)板书:眉长眉长2:1 预设2:因为眉长是相对应的,所以比是2:1.(说得太好啦,我们来验证一下看看,1:0.5=2:1,是不是2:1啊?) (猜测) 师:那大家猜猜这一组对应线段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呢?(生说2:1,再出示PPt上长度的具体数据,)问:看看是不是?(看数据说是)(也就是右肩长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板书:右肩长 (根据2:1找对应线段——左肩长) 师:那这条线段与哪条线段的比是2:1呢?(请一个同学说,然后出示数据证明,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2:1。)(这里变化后与变化前的肩长也是一组对应线段)板书肩长 (梳理归纳带看板书)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变化后的长与变化前的长是一组对应线段,它们的比是2:1;变化后的宽与变化前的宽也是一组对应线段,它们的比也是2:1;变化后与变化前的眉长肩长胳膊长也分别是一组对应线段,它们的比也都是2:1,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图上每组对应线段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 评价:说得太好了。也就是每组对应线段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都是2:1.(移动板书)还有谁会像这样说?(巩固一次) 小结:说得很好。我们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这个比就是对应线段的比,它表示变化后的长度与变化前长度的比。 (二)放大图形,并探究特性 出示例题4 下面我们继续看。全班一起读题,开始:“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1、画放大图形 (1)、理解2:1 提问:“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预设: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你是从倍数的角度理解的) 还可以怎样理解?那怎样从比的角度来理解呢? 预设2:每条对应线段变化后长度与变化前长度的比是2:1。 评价:你们解释得很清楚。 (2)画一画 下面请同学拿出作业纸,动手画一画。 (a)交流画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正方形的? 再找个同学说说 (哦,你们都是分3步画的,先看原来正方形边长3格,再计算变化后边长是6,最后画出正方形。带着PPt 放,直接呈现) 谁还能像他们这样清楚的说说长方形呢? (先看原来长方形长宽分别是4和2,再算变化后就是8和4,最后画。)(PPT呈现) 三角形呢?(哦,你是先画出底和高,再把对应点连起来画的斜边是吗?) 画三角形时,我们可以先看原来三角形底和高分别是4和3,再算变化后的底和高是8和6,画出底和高,最后连接对应点就是斜边了。 提问:这里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怎样验证一下呢? 数格子:好不好数?还有什么好办法?(勾股定理:你的数学知识很丰富,腻害)
量一量:可以。赶快量。汇报。(我们也可以用最基本的办法:量一量斜边,看放大后是不是原来的2倍)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分一分:你运用了分割的思想,很聪明。 (PPT放)这样分一分,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分成4个原来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刚好是原来两倍。 小结:看来按2:1放大,的确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 (3)小结放大方法 师:现在,谁能总结一下按一定的比将一个图形放大的画法呢? 第一步:看变化前各边的长 第二步:算变化后各边的长 第三步:画出变化后图形。 师:总结得非常好,先看,再算,最后画。 2、放大图形和原图比较 提问: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画出来的图形。那么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慢慢说) 我们可以动手量一量他们变化前后的边长,内角,算一算他们的周长。再作比较。(PPT闪烁) 要求:下面拿出你们画的图形,自己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将你的数据记录在你的网格纸上。 提示:这里计算三角形周长斜边如果用的测量的具体长度,那么底和高应当也用具体厘米数,不要把具体长度和格子数混淆了。 生测量,计算,记录并交流。 师:好,讨论结束,首先谁来具体说说内角变了吗? (a) 内角没变 (能具体说说它们变化前后的内角分别是多少吗) 正方形:90.(也就是变化前后正方形内角没变都是90度,那长方形呢?) 长方形:不变,90度。(也就是变化前后长方形内角没变都是90度,那三角形呢?) 三角形:不变,90度, 度, 度。(也就是变化前后三角形内角没变,分别为90度,54度,36度。所以你的结论是?) 结论:内角不变(放大后,内角不变。PPT呈现) (b) 边长 师:谁来具体说说边长变了吗?
生:变了。(能具体说说边长怎么变的吗?先说正方形) 正方形:放大后边长6,原来边长3,对应线段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2::1(那每组对应线段的比是多少呢?4组都是2:1吗?也就是对应线段的比怎么样?相同) 长方形:放大后长为8,宽为4,变化前长为4,宽为2,对应线段变化后与变化前之比是2:1(那每组对应线段的比是多少呢?4组都是2:1吗?也就是对应线段的比怎么样?相同) 三角形:放大后底、高、斜边分别为 ,放大前底、高、斜边分别为:(那每组对应线段的比是多少呢?4组都是2:1吗?也就是对应线段的比怎么样?相同) (c) 对应线段 所以现在你的结论除了边长变了,还有什么新发现? 对应线段的比相同 评价:非常好,也就是在边长的变化中,对应线段的比相同。 (d)周长 师:最后谁来具体说说周长变了吗? 正方形:放大后后6×4=24,放大前3×4=12,周长放大后与原来比2:1. 长方形:放大后(2+6)×2=16,放大前(4+12)×2=32,周长放大后与原来比2:1. 三角形: 结论:变了。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大家发现放大后图形内角没变,边长和周长都变了,但是在变化中对应线段的比相同,都是2:1,(ppt放变、不变) 提问:边长,周长都变了说明了什么变了?(图形大小变了) 内角没变,对应线段的比都相同,说明了什么? (图形的形状没变) 那么谁能总结一下图形放大的特点? (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改变) 说得真好,还有谁可以像他这样说一说?(生2说) 小结:这就是图形放大的特点。 (三)缩小图形 1、画缩小图形
现在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把正方形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对应边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变化后是变化前的三分之一) 如何从比的角度来理解?(变化后与变化前的比是2:1) 师:同意吗?(同意)现在大家在自己的方格纸上画画看。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动手画。 2、缩小图形和原图比较 都画完了吗?谁能汇报一下你怎么画的?(直接说缩小后的各边长就行)师屏幕呈现画法。 问:这次画完后你又有什么发现? 周长、边长变了,内角没变,对应线段的比相同。 问:那归纳一下图形缩小后的特点吗? 生交流。(图形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小结:说得真好。这就是图形缩小的特点。 (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归纳小结 师:最后能总结一下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评价:总结得很好。 师:图形的大小变了,表现在那些方面?(边长,周长变了)形状没有变表现在哪些方面?(内角不变,对应线段的比相同)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三、练习 打开课本P60,完成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