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1)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材第61页的例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⑵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读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1.认识正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复习导入】1、复习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名学生回答)2、(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并说明原因。(课件展示)①已知A÷B=C。当A一定时,B和C()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比例。②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③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指名口答。2.引入新课。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教学例5。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描述图画上的内容和数学信息。问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钱?
(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方法一:28÷8×10=3.5×10=35(元)方法二:10÷8×28=1.25×28=35(元)(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4)教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5)指名汇报。说一说解答方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6)组织学生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7)指名检验。师说明:在列式时,同学们可能感到很陌生,列正比例的式子是什么样的,就是列出两组比,并且比值要相等和题中的意义要相符,比如,此题比值的意义是每吨水的价钱一定,那么你所列的比的比值一定要表示每吨水的价钱。应列出: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28∶8=x∶108x=28×10x=280÷8x=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8)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5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一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比例的根据是什么?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3、总结:用比例解这类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题意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是否是比例关系。(2)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3)最后解比例;检验作答。【课堂作业】1、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1)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小兰的身高1.5米,她的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是4米,这棵树有多高?(1)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解决,投影学生的答案,集体订正。3、小红计划每天跳绳600下,2分钟跳了240下,照这样计算,还要跳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计划?(1)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解决,投影学生的答案,集体订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后记: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尝试、小组交流、质疑辨析、对比归纳、概括小结、拓展延伸中轻松高效地掌握本节课知识。引导学生按步骤、按思路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学生顺利成章地理解了题意,学会了用比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