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整理复习李节云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电话15886585551QQ6301103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92页。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着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四种基本几何变换。教材给出了一幅小朋友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的情境图。图中分别用轴对称的方法剪图案,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用按比例放大(即图形的相似变换)的方法把图案扩大,并通过平移做出板报的花边。通过这幅情境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再现与复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同时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几何图体蕴藏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情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进行图形的运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是把握不同图形变换的要素和特征进行图形的运动。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先后学习了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知道不同变换的运动特征,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受思维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和空间观念的影响,对一些图形的运动轨迹不能有效想象和正确操作,理解上也有所混淆。如平移中把平移n格,理解为相隔n格,旋转中分不清顺时针、逆时针,找不准旋转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中对斜边的处理不妥导致形状改变等。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做”,通过“做”来自主整理知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错误,预设“问题”,引导“碰壁”,让学生在“磕碰”中逐渐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进行图形的变换。过程与方法:在图案欣赏、解密魔术、生活数学、练习应用等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引入
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一下这两个漂亮图案,能看出哪些数学概念?观察发现:轴对称 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二、尝试练习——感悟师:四种运动方式在变换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即变换要素是什么,变换的结果又如何?(板书:要素、结果)这两个问题得交给你们自己去归纳、整理。老师只为你们准备了一组题目,大家可以先尝试做题,做完后再交流整理。三、展示互动——整理学生上台讲解操作办法,其他学生提问、补充,整理出下表。(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要素对称轴方向、距离旋转点、方向、角度比例尺结果形状、大小都不变形状不变大小改变四、练习应用——反馈1、解密魔术——变脸(P92做一做)2、生活数学下面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属于什么运动? ①钟面上分针转动 ②电梯上下运动 ③剪纸蝴蝶 ④照相 ⑤推拉窗移动 ⑥电风扇转动 ⑦投影幻灯 ⑧照镜子 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3、随堂演练:1)先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再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下面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各有多少条?2)师生旋转(老师做题,学生点评)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五、巧妙隐喻——结课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同学们收获真多,不过最大的收获者应该是老师,因为今天的课堂老师和你们都快乐旋转了,你们成了老师,我变成了你们的学生,你们的精彩展示让我让我增长了见识。谢谢小老师们!下课!教学反思“图形的运动”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小学数学中所牵涉到的所有平面图形的变换。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得较好:1、“数学的生活性”。通过呈现了生活中丰富的的运动现象,让学生发现图形的运动就在自己身边,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学生的主体性”。从“发现运动——尝试感悟——归纳整理——
应用反馈”无不放手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整理、判断等数学活动,在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训练能力,享受成功的愉悦。3、“媒体的直观性”。课中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的图形运动,既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又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形体运动中蕴藏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情感。几点思考:1、一节复习课,学生没有什么“疑难杂症”,所以只是在尝试练习后针对“变换要素和变换结果”安排了简单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几乎为零,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是否为妥?2、备课之初预设了一个“小小设计家”的创作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渗透数学的美。后考虑到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开展过此类活动,遂替换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转而关注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这样处理是否更妥?3、将图形的旋转赋义到师生角色的旋转,此种延伸是否合理?案例研讨“图形的运动”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放缩等知识内容,这些知识散落在小学的不同年级,学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分散的学习,很多知识点已经遗忘或只有零星记忆。为系统整理知识,弥补学习中缺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整堂课采用“欣赏图案--尝试练习--展示互动——应用提升”的模式展开复习,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做了一回“有心人”,顺学而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做到“心中有教材”。现在的教材观告诉我们,我们教的是知识而非教材,所以教材不是“圣经”,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工和创造。教学中执教老师新增了“整理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完善了认知建构。筛选了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些易错点、易考点,如平移几格和相隔几格的区别、带斜边的平行四边形的放大等典型题,以此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效果。二、做到“心中有学生”。首先是关注了学情,读懂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包括知识盲点,不把学生当白纸来描绘,当容器来灌输,顺势而教,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练习、自主整理。其次尊重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学习的主人、积极的主体。因为尊重,这里的学生有了话语权、也有犯错权,甚至旋转了师生角色,课堂上各抒己见,自信表达,“以学定教”的理念在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得以美丽绽放。三、注重“操作运用”。在本课中,老师淡化了对不同变换概念的规范描述,设计让学生尝试练习,应用提升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还发展了空间观念、训练了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认知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四、渗透“数学思想”。利用图形的变换解决问题是初中几何数学求积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可以在小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本课中淡化了图形的创作设计这一活动,改为“利用图形变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既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巧妙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整理知识的方法略显单一(表格法),这是老师牵引的结果,如果在知识整理的环节全面放手(不给予表格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梳理整合,可能学生呈现的知识系统图会五花八门,略显凌乱,但真实,富有个性,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