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南昌市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曹晔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2、让学生知道不同质量的信函邮资标准不同,寄往本埠和外埠的邮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会根据邮资标准确定信件的邮资。3、通过活动探究根据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根据邮资标准采取分段计费法计算信件的邮资。教学难点:根据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邮票的历史1、通过提问了解邮票的来历。(课件出示)认识它吗?(邮票)它有什么作用?(寄信)是的,早在1836年的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一便士黑邮票,(一便士是英国货币单位的一种,相当于人民币中分的单位。)2、揭示课题。在寄信时我们怎样正确的支付邮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计算邮资1、认识本埠、外埠信函。你寄过信吗?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寄2封信。观察:第一封信是从哪里寄往哪里?(寄往本埠的信件叫本埠信件)第二封是从南昌寄往北京(寄往外埠的信件叫外埠信件)2、根据需要了解资费标准。两封信应该怎样贴邮票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资费标准。(出示课件)你看明白了吗?什么意思?(首重100内的每重20g为一个单位)“本埠”、“外埠”什么意思?(本埠每个单位0.8元,外埠每个单位1.2元)3、计算两封信的邮资。根据这个资费标准你能确定本埠的这封信贴多少钱的邮费吗?(不能,不知道质量)(课件出示17克)现在能确定邮资吗?(0.8元)为什么?(因为它是本埠17克的信件,含一个计费单位)。第二封信的45g外埠信件的邮资又是多少钱呢?4、小结确定邮资的必要条件。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给两封信确定邮资的过程。说一说,根据什么来确定邮资。(请几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寄信时,根据信函的质量和目的地来确定邮资。)5、列举100克以内信件的所有资费情况。根据前面寄信的资费标准,不超过100g的信件可能需要支付的邮资有多少种情况?你能将教材第110页的表格填写完整吗?(学生独立填写,教师用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汇报答案。三、探讨邮票组合1、小组合作,发现不能用3枚邮票来支付的邮资。
为了方便邮政工作人员核对邮资所以规定,“不超过100g的信件,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你会怎么贴?(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有4个不同地址不同质量的信封,请你按规定贴上相应的邮资,如果不能用3枚邮票付邮资也请你算出所需的邮资写在信封上。)活动要求看明白了吗?请开始小组活动。都贴好了吗?贴完后你发现了什么?(两封信能按规定贴,有2封信不能按规定贴)哪两封信能贴?(外埠32g邮资2.4元,本埠68g邮资3.2元的)怎么贴?(1.2+1.2+0.8)哪两封不能贴?(本埠85g,邮资4元;外埠65g,邮资4.8元)还有哪个小组的信件与它们信件的邮资不同的?(外埠45g,邮资3.6元;外埠85g邮资6元不能贴)其他几种邮资能用3张邮票来付吗?发现:当邮资是4元、4.8元、6元时,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不能按规定贴。2、讨论适合的面值组合。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增加其他面值的邮票)非常好!增加多少面值的合适呢?请小组讨论一下。(增加面值2元、4元、4.8元的)原来邮票里面还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支付邮资时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有很多,但邮政部门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便、方便、实用等多种角度综合考虑,在设计邮票时也是如此,从而确定合理的邮票面值组合。二、运用已有经验思考新问题1、计算超出100克的信件的邮资。接下来,再请同学们帮我算算这封信的邮资,有什么问题?哦,超过了100g,那要怎么算邮资呢?是的还需要完善资费表。(课件出示)什么意思?
“首重”“续重”,续重每100g为一个单位,请你算一算这封信的邮资。学生汇报。怎么算的?(外埠100g以内1.2╳5,续重1个计算单位2元,共计8元)。听明白了吗?2、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拓展:方便机器检信,一封信件最多可贴4枚邮票。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件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知识,仿照用3枚邮票支付邮资的解决方法,你能在课后解决这个用4枚邮票支付邮资的问题吗?五、课堂小结说说你本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邮票中数学问题目地的质量邮资本埠17g0.8元外埠45g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