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2、学习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3、探究诗歌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学法指导】1、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分析归纳法。2、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人生经历;感悟作者的美学主张和风格流派。【自主学习】一、课前积累1、作者、作品简介(补充):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二十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四十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成功移植了这种外国诗体。《十四行集》在新诗体式移植方面做出了新贡献。2、导读:《蛇》是冯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何其芳在《诗歌欣赏》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寞’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象展开的。”二、自学检测1、字音积累悚惧( )绯红( )衔来( ) 眺望( )杳鹤( ) 煽动( )2、辨析字形并组词竦( ) 绯( ) 啡( )
悚( ) 扉( ) 腓( ) 蜚( )怂( ) 斐( ) 霏( ) 痱( )【合作探究】1、《蛇》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把“蛇”比作什么,它们有哪些相似性?2、诗人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蛇”?诗人笔下的“蛇”给人怎样的感觉?3、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5、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过手训练】1、下列叙述最符合本诗诗旨的选项是()A.描写双方热恋之爱情B.描写双方相互之关怀C.描写一己暗恋之情思D.描写一己绝望之悲哀2、诗人在诗中藉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选项是()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3、阅读徐玉诺的《跟随者》,比较《蛇》与《跟随者》两首诗在主观情思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烦恼是一条长蛇。我走路时看见他的尾巴,割草时看见了他红色黑斑的腰部,当我睡觉时看见他的头了。烦恼又是红线一般无数小蛇,麻一般的普遍在田野村间。
开眼是他,闭眼也是他了。呵!他什么东西都不是!他只是恩惠我的跟随者,他很尽职,一刻不离地跟着我。”4、阅读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1)、诗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2)、对《我是一条小河》中的“我”“你”“大海”“小河”流入“无情的大海”,你是怎样理解的? (3)、试比较闻一多的《色彩》与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语言风格上的区别。《色彩》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蛇》答案【合作探究】1、主要意象是“蛇”;配合意象有:草原、乌丝、月影、花朵。诗人把“蛇”比作(爱情的)寂寞(、苦闷)。相似性:在作者笔下,寂寞如蛇,“蛇”,取其相似点——静静、没有言语。蛇:形体修长、冰凉无言、咬人缠人……寂寞:深沉、凝重、挥之不去、咬噬心灵……这是由于诗人只取蛇的某些特点加以描写的缘故。沉浸在相思之中的诗人为爱而寂寞,为爱而冥想,为爱而期盼,这种感觉让人沉浸其中,挥之不去,就像“蛇”的沉寂无言、忠诚缠绕。2、静静地没有言语,忠诚的侣伴,害着热烈的乡思……这一意象给人亲切、可爱、忠诚的感觉。3、采用了比喻和谐音的手法。诗人使用了隐喻,将“浓郁的乌丝”比喻为“茂密的草原”。对于自己爱恋的姑娘的容貌,诗中没做具体的描绘,只提到她有像“茂密的草原”一样的“浓郁的乌丝”,是“蛇”的故乡,是“蛇”渴望归属的乐土,让“蛇”害着“乡思”,而“乡思”与“相思”谐音,其实隐喻的是自己热烈的“相思病”,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心有所属的强烈渴望。4、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的。5、“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单恋情思。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过手训练】1、C2、C3、主观情思不同:《跟随者》表达的是“人生的烦恼”,《蛇》表达的是“爱情的寂寞”,;写作方法不同:《跟随者》是把“烦恼”比做“长蛇”和“无数小蛇”,但最后一节做了否定,
“烦恼”是命运的跟随者。他诗中的“蛇”是一种单向的比喻。《蛇》抒发了两性之间爱情的相思,它更具有对话性和戏剧性,抒情围绕着统一的意象“蛇”展开。因为爱情是内心中最缱绻的情感,在表达上是层层递进的。4、(1)、在诗中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看“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我”是“无心”绕过这儿,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活美的意境,描摹出“我”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令人想见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我”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静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映照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此外,还多用叠字(如“软软”“荡荡”“粼粼”等)和重复(如第一节的两个“无心”,第五节的两个“彩霞”等)以酿就一种缱绻的情味。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整个看来,它运用对偶修辞格,格式较为规整,但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因而显得舒卷自如,别具一种浓烈的韵味。(2)答案:“我”理解为多情的男子,诗中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你”指的是被“我”爱上的姑娘。小河和岸上的人原本不相干,但抓住佳人有倒影,水能映照的特点,把两者紧紧地胶合起来。“大海”理解为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小河”流入大海理解为,“小河”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可理解为生活中的自由爱情受到折磨,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3)在闻一多的《色彩》中,诗人通过大胆想象,赋予颜色以各种象征意义,从而提示色彩的价值,说明生命便是色彩的结合,表达了对七彩生命的热爱之情。全诗的感情基调是热烈、奔放。同时具有哲理诗的严谨和耐人寻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则是一首爱情诗,感情基调缱绻而凄美,语言自然、真挚、和谐。这两首诗也是现代诗中色彩和音律运用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色彩》将绘画中色彩的表现与意蕴引入,给予抽象的生命以不同的色彩,从而让人们阅读时产生不尽的遐想。《我是一条小河》则通过彩霞、柔波、裙裳、花冠等一系列意象构成了明艳、凄婉的色调。在音律上《色彩》贯彻了闻一多建筑美和音乐美的创作原则,尽管形式非常自由,但音步或一致或错落,内在感情节奏也非常完整、和美。《我是一条小河》在形式上自由而又有所敛束,间用对偶与叠词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舒卷自如,别具一种浓烈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