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ID:1010037

大小:15.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从“笑笑家里的两盒牛奶”这个实际情景出发,让学生在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借助小棒,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结合思考,演示,解释和辨析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在具体的计算和操作中,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清晰表达的好习惯,学会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二、学情分析。首先“有几瓶牛奶”这节课地位相当重要,它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但庆幸的是,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来学习本课了。这个基础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第二,源自学生的实际生活。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够借助学生在这2个方面的基础,加之课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启发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大胆辨析是完全可以轻松攻克的,还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能用“凑十法“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难点:1.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阐述。2.能用“凑十法“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四、教学过程(一)故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笑笑家做客吧。笑笑的妈妈为了让笑笑长身体,买了2盒牛奶给她喝,喝了几天之后还剩下这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出示PPT课件展示2盒牛奶的情境图)(二)看图得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1.同学看图、思考、回答问题。2.预设生:还剩下14瓶牛奶。3.师:能说具体点吗?左边一盒有几瓶?右边一盒有几瓶?4.学生思考、交流讨论。5.预设生:左边那一盒9瓶,右边那一盒5瓶。6.师: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什么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呢?7.生1:左边的牛奶比右边一盒的牛奶多多少? 8.找同学进行解答。9.生2:右边的牛奶再添加几瓶就和左边的那一盒牛奶一样多了呢?找同学就行解答。10.生3:左边的牛奶和右边的牛奶合起来一共有多少?……11.师:同学们真棒,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呀笑笑也提出了一个和大家一样的问题:“一共有多少瓶牛奶?”12.学生看课件,齐声读问题。13师:今天我们就帮笑笑解决“有几瓶牛奶的问题吧。”在黑板上出示今天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有几瓶牛奶》。(三)学生联系信息和问题,自主列式解答,并汇报结果。1.预设生①:9+5=14(瓶)2..预设生②:5+9=14(瓶)(教师分别板书)(四)教师提问,学生解答。1.师:为什么用加法?2.预设生:因为是把左边和右边的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3.师:得出的结果真的是14吗?数学是讲道理的。我们来验证一下吧。我们之前学过用小棒来表示山羊,现在我们就借助下小棒,用小棒来代替牛奶来验证一下这个算式吧。4.学生在《学习活动单》上摆一摆、画一画。(五)用小棒来表示算式和结果。1.摆小棒。(1)找2位同学上黑板用磁铁小棒道具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是如何摆的。(教师巡视一周后要刻意找两种不同摆法的同学上黑板演示)(2)预设生①:先摆9根,再摆5根小棒并解释。(9根小棒表示左边的9瓶牛奶,再摆5根小棒表示右边的5瓶牛奶,这样一共就有14根小棒,就是14瓶牛奶)。(3)预设生②:先摆5根小棒,再摆9根小棒并解释。(5根小棒表示右边的5瓶牛奶,再摆9根小棒表示左边的9瓶牛奶,这样一共就有14根小棒,就是14瓶牛奶)2.圈小棒、凑成十。(1)师: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摆,一根一根数小棒验证了9加5确实等于14.但是笑笑说了,这样很麻烦,我们能不能将这些零散的小棒圈一圈,使我们更简单、更直观地看出结果是14呢?(2)学生思考,并独立地在《学习活动单上》试着圈一圈。 (3)找2位不同圈法的同学上黑板演示并向全班解释。(4)生①:将5根中的1根和单独的9根圈到一起得10根,10根是一捆,再加上剩下的4根,一共就是14根小棒,也就是14瓶牛奶。(找其他学生也来尝试着说一说这种圈法,并引导学生将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9+1=10,10+4=14”)。(5)生②:将9根中的5根和单独的5根圈到一起得10根,10根是一捆,再加上剩下的4根,一共就是14根小棒,也就是14瓶牛奶。(找其他学生也来尝试着说一说这种圈法,并引导学生将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5+5=10,10+4=14”)。3.观察刚刚的两组算式:①9+1=10,10+4=14。和②5+5=10,10+4=14。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1)预设生1:都是加法。预设生2:每个算式中的第二个式子都是“10+4”预设生3:每个式子中的结果都是14。预设生4:每个式子中的第一个式子结果都是10.(2)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相似的地方。笑笑也发了一个规律,这2组式子中都用到了同一种方法——凑十法。(引出凑十法,并回到2组算式中进行解释:第一组算式是将9凑成了10再进行计算的;第二组算式是将5凑成了10再进行计算的)。 (3)师:我们刚刚用摆小棒和圈小棒的方法来表示了这个算式及其结果,老师想问,我们除了用小棒来解决数学问题,还经常用到计数器来帮助我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面来表示这个式子吗?(六)用计数器来表示算式和结果。1.拨珠子来表示。(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学习活动表》中画一画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2)找2位同学上黑板用磁铁珠子来演示并解释。预设生①:先拨9颗珠子,再拨5颗珠子。(9颗珠子表示左边的9瓶牛奶,再拨5颗珠子表示右边的5瓶牛奶,这样一共就有14颗珠子,也就是14瓶牛奶)。预设生②:先拨5颗珠子,再拨9颗珠子。(5颗珠子表示左边的5瓶牛奶,再拨9颗珠子表示右边的9瓶牛奶,这样一共就有14颗珠子,也就是14瓶牛奶)2.在计数器上面圈一圈珠子,将9颗珠子和5颗珠子分别凑成10.(1)师:我们刚刚用小棒分别把9凑成了10;5凑成了10,你们能不能在计数器也来圈一圈,将9和5分别凑成10.(2)同学在《学习活动表》上面圈一圈或在计数器上演示。(3)找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并解释。 生①:将5颗珠子中的1颗珠子和单独的9颗珠子圈到一起得10颗珠子,再加上剩下的4颗珠子,一共就是14颗珠子,也就是14瓶牛奶。师:你这里是将几凑成了10来计算的?生①:将9凑成了10.生②:将9颗珠子中的5颗珠子和单独的5颗珠子圈到一起得10颗珠子,再加上剩下的4颗珠子,一共就是14颗珠子,也就是14瓶牛奶。师:你这里是将几凑成了10来计算的?生①:将5凑成了10.3.整理计数器上面的珠子,得出“10个1是10”的规律。(1)师:笑笑说,个位上有14颗珠子,给人的感觉很混乱。我们能不能适当整理一下这些珠子,使其更简单,直观的表示14呢?(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3)找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并解释。(都是将个位上的10圈起来的10颗珠子拿走,然后在十位上放一颗珠子,这样加上个位上剩下的4颗珠子,就是14颗珠子,也就是14瓶牛奶)。(4)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怎么做的?谁知道?(5)预设生:都是将个位上的10颗珠子拿走,在十位上放一颗珠子的。(6)师:为什么我们能将个位上的10颗珠子拿走,在十位上用1颗珠子来代替呢? (7)预设生:因为十位上的1颗珠子代表了个位上的10颗珠子。(得规律)(七)牛刀小试,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师:同学们真棒,我们通过小棒和计数器帮助笑笑解决了数学问题,笑笑在佩服我们同学的同时呀,也想考考我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预设生:敢。2.完成学习活动表中的2题。第一题:(1)学生读题。(2)学生审题并独立解答。(3)找学生汇报结果并向全班解释。(4)教师追问:用的是什么方法?(5)预设生:用的是凑十法(6)师:是如何凑十的?(7)学生分别回答。第二题:(1)全班抢答。(2)学生独立作答。 (3)谈一谈,在游戏中有什么收获?(八)课堂总结,分享收获。1.师:快到中午了,我们要和笑笑说再见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全班分享。2.学生自由分享收获。3.师:今天通过笑笑家剩下的几瓶牛奶,我们一起探讨了其中蕴含着的数学奥秘。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它。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后遇到9加几的算式要学会用“凑十法”去计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