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设计卢涛【教学日标】1.准确理解“合欢树”意象的丰富内涵,理解对亲情、生命的感悟。2.准确理解象征所表达的丰富意蕴并进而把握“我”对合欢树复杂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一走进江陵中学,就被教学楼外墙上的一句话——“筚路蓝缕,嘉树成林”——打动了。“嘉树成林”,这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成长为江陵人的骄傲。其实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树,它有着温暖而幸福的名字——合欢树。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死后能埋在合欢树下,他是史铁生。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与合欢树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究竟合欢树与他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他对合欢树又有怎样的意义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散文《合欢树》(板书),一同来感受这棵树背后的故事。[环节一]相遇合欢——感知意象课前质疑。(正式上课前,教师收集学生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母亲对待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母亲会这么在意它?(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1.重点品读第8段,聚焦关键词句“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以为是含羞草……竟是一棵合欢树”“不舍得扔掉”等。引导学生对“合欢树”形成初步印象,母亲全心全意地照料着合欢树,珍惜、呵护(板书)合欢树。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母亲为什么如此在意这棵树?”聚焦关键词句“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有时念叨……不知道几年才开花”等。教师补充作家名片,知人论世。(PPT略)启发:“我”与合欢树存在着共性,“我”如树,同命运,都有着坎坷的过去:母爱树,如爱“我”,因为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板书)。[环节二]相知合欢——挖掘内涵课前质疑一:很多同学聚焦在:“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如何?”
(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学生自主讨论交流,重点思考:“我对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是矛盾的?”提示:1.把握母亲的形象、“我”的经历、“我”的情感,从文章前6段找细节,找依据。学生发现:A.第1段中母子和乐融融、淘气争执的场景,是与后文母子默默承担命运苦难的对比。B.第2段中对母子之间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我”曾经的绝望、暴躁和母亲的宽容。例如:安排情景模拟朗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师:刚才你演绎的这句话“别浪费时间了,根本没用”,为什么用这样的情绪来表现?生:因为当时史铁生对自己的遭遇充满了绝望,对母亲的劝说感到不耐烦。师:绝望,不耐烦,体会得很到位。绝望、不耐烦发展到什么程度?粗暴地不顾母亲的种种努力。母亲的扮演者,你刚才为什么要这样来处理这句台词?生:我觉得这体现了母亲对史铁生抱有希望,还有对他这种比较绝望的态度和不好的态度有一种百依百顺的感情。师:百依百顺?如果用更好的词语,可能更是一种宽容。遭遇挫折,儿子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却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很好,在第2段,通过这个对话描写,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太深沉了。C.第3段中母亲对“我”写作的鼓励,表达了母亲的爱。D.第4、5段中“我”的悲伤及对母亲的思念。(学生独诵4、5段,谈体会。)2.重点品读文章后半部分表现内心情感的语句“我心里一阵抖”“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等。例如:品读“我心里一阵抖”。师:为什么“一阵抖”啊?生:因为后文写了“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把那棵小树都忘记了”
,说明在的记忆中,那棵小树并没有时不时地冒出来,但是偶然听起院子里的老人说出这棵小树的现状之后,觉得这棵小树竟然在母亲的照料下存活了下来,而且现在还有这样繁茂的场景,想起了母亲。心里一阵抖,这是代表了对母亲突然的想起。当时,母亲去世之后,是经历了很大的悲痛,然后再平静下来。但是听到了合欢树的现状,又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些悲伤还有以前那些快乐的回忆。师:这位同学理解得很深刻。为什么“心里一阵抖”?想母亲,可以天天去看树。为什么不看?这“心里一阵抖”,睹物思人。不愿意去面对,对母亲的怀念,藏在心间,藏在最柔软的地方。不愿意被提及,可是终于有人提及了,这“一阵抖”是内心真实的写照。在这里,老师想给大家引入《我与地坛》的一段文字。(师有感情地配乐背诵。背景音乐《雨中印记》,PPT展示《我与地坛》部分文段:“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师:“我”已经懂了,可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多年之后最真实的痛悔,风依然在公园里吹过,“我”想去说话的人,“我”想去与之分享成功的人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去推想,为什么多年之后,他不敢去面对这棵满树芬芳的合欢树,在年轻的时候,他的任性、他的不懂事,给母亲带来了什么。对合欢树想看而不敢看的微妙心态,恰恰是他内心矛盾挣扎的写照。而只有把对母亲无尽的怀念以及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融在这复杂的情感当中,统统寄托在合欢树这个意象上。(师板书:怀念,愧疚)课前质疑二:聚焦在:“可否只写前6段,即只写母亲,不写树?”(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启发:运用象征手法,将浓烈复杂的情感寄托在合欢树上,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情感深化。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写,让文章更有值得让人琢磨和品味的价值,更有生命力,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插入归有光《项脊轩志》简评和泰戈尔诗歌《仿佛》对比阅读。)[环节三]相聚合欢——升华延伸课前质疑。聚焦在:“为什么要写那个孩子?”(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1.学生活动安排:小组研讨,交流。启发:这是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对生命(板书)哲学的思考。2.写作延伸:如果要用象征手法来写你的父母,你会选择哪一种物象?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构思?
生:我想写跟爸爸在一起的日子,爸爸因为经常在外面工作,很少回来,但回来就会跟我一起玩。我想写在我很小的时候跟爸爸一起洗脚用的盆,因为那时候爸爸会把水溅到我们两人身上(众笑)。虽然现在看来,爸爸好像很幼稚,但是我觉得那是一种成熟的幼稚(全场笑声,掌声!)。我想写这个——我和爸爸有很多很好回忆的洗脚盆。师:好,感谢你,感谢那个和父亲在一起有着共同回忆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脚盆。[环节四]总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合欢树。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走了。他的眼角膜、肝脏都捐献给了最需要的病人。用他夫人陈希米纪念他的文集名字“让‘死’活下去”来说,史铁生用另一种方式让死活了下去。所以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史铁生会在那棵美丽的合欢树下(板书,画出合欢树的简笔形状),奔向他朝思暮想的母亲。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合欢吧。板书设计:(545006)(本设计用于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该课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