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教学设计1课时红星镇大新小学陈士利2016.9.19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独立购物的实际经验。经过上节课的数学学习,对人民币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学生都有逛超市、商场的经历,对购物中的付钱、找钱都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作为从事新学习活动的“生长点。”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体会人民币的作用。难点:学习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和真实人民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问题师:同学们,喜欢买新衣服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生2: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生3: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2、师:如果丁丁的妈妈要买一件短袖上衣,要用什么买?生:钱,也就是人民币。师:对,那么大家能不能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面额的人民币来买呢?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最大额的人民币是5元,而衣服店的衣服都比较贵,都是几十元的,如果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面额的人民币来购买,算起来就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面额的人民币。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认真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与文字。(1)学生同桌间讨论。(2)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生1:我发现只要看人民币上面的数字,就可以知道它是多少元。比如:100元的人民币上面有100这个数字。生2:我发现这些钱中间的花不一样,生3:我发现钱的颜色也不一样,100元的是红色、50元的是绿色、20元的是橘色、10元的是蓝色。……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知道的不少。今天学习了面额为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现在丁丁的妈妈想买一件短袖上衣,该如何付钱?2、出示课本上问题: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生1:3张10元和1枚1元硬币。生2:1张20元、1张10和1张1元.生3:1张20元、2张5元和一枚1元硬币。生4:31张1元。(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3、改变条件:妈妈钱包里只有大额人民币,没有小额人民币,怎样付钱?挑选一名学生当销售员,再挑选一名当顾客,看看如何找零。学生之间讨论再回答。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换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各种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动中使用人民币,同时深入理解人民币的进率关系出示P13练一练:1.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对于学生说的不完整的,教师给于补充。2.填一填:学生先独立数数共有多少钱,再相互交流自己的结果。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于指导。3.换一换。让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大额人民币是如何换算的,同时体会十进制。讨论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然后交流反馈。注意:最后一道题是个开放题,有4种可能组合。4.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各有一些,让你正好拿出100元可以怎么拿?写出几种不同答案。生1:拿2张50元。生2:拿2张20元,1张10元,1张50元。生3:拿5张10元和1张50元。生4:拿5张20元。生5:拿10张10元。……四、本课小结与评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用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提倡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板书设计买衣服认识面额分别为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