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商店》教学设计灵璧县李场小学解玉学习内容:北师大四版教材二上,14、15页《小小商店》教材分析:本单元原本是一下的教学内容,编者移到二上,主要是由于一下孩子的生活经验的缺乏,会造成他们知识学习的困难,后移可以降低教材的使用难度,因为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只有通过真实的买卖活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而本节课是在学生经过第一课时买文具、第二课时买衣服的学习,分别认识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尝试不同付钱方法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的一课现实情境中的购买活动。教材编排本课时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二是让学生学会在购物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课内容主要分为“玩具”、“文具”和“体育用品”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喜爱和熟知的。在每部分都有顾客和售货员进行付钱和找钱的活动,在情境图的中间还提出了算钱、付钱、找钱三类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学情分析:学生有10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经验,对于解决“一共要花多少钱和应找回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多少难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前两课时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关于人民币的面值、换算等方面的知识,也初步知道了在具体的简单购物活动中如何付钱、找钱的方法,而本课是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以及应用人民币的综合课,通过购物情境,达到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的目的。本课内容除了“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钱”和“付给x元,买了某件东西,应该找回多少元”、给定具体面值和数量探索付钱方法的购物问题,还涉及到了比较“x物比x物贵多少元”这样的为渗透有选择性的购物(节约)思想做铺垫的问题,以及30元可以买那两样物品的估算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虽然没有多大难度,但是通过解决这几个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前面两课的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清楚购物中会遇到哪些基本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因此,我将逐步引导后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并展示。学情预测:1、学生解决前面3个问题(算钱、找钱、付钱)大部分不会有难度。2、解决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的问题,是淘气根据所发现的物品价格进行对比然后提出的问题。因为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部分学生会遗忘,不会分析、解决该题,所以在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好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3、解决笑笑的问题“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部分学生会有难度,因为我班学生估算能力不强;且此题不在教材主要问题串当中,学生不一定能看到,故采取直接出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该如何选择,发挥各自的想法。
4、学生的实际购物经验过少,大面额的人民币购物经验几乎为零。尤其是我班的孩子有一半来自于镇下属的各行政村,班级当中的留守儿童过多,学生的购物经验更是只局限于只买过几元甚至几角钱的文具、玩具或者生活日常用品。因此,在这节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充分进行购物尝试,为学生积累简单的购物经验;在教学完成后,一定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在生活中多参与一些购物体验活动,如跟随父母一起去超市、小卖部等地购物的活动,将这些活动以作业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在应用所学中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理念: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自主进行学习;2、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3、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全过程。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会在活动中倾听、合作,在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目标:1、在购物活动中,通过解决具体的购物问题,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2、通过购物活动,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购物的活动经验,学会与人分享。
教学重点: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考策略、列式解答、反思检验的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学生:模拟购物过程中解决随机发生的数学问题;教师: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购物活动,真正为学生积累购物的活动经验教学准备:课件、样币、购物柜台、简易物品卡(上面写上物品名称与价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小小商店,大家请看:这里有三张柜台照片,(课件依次出示三张柜台图片),首先是(玩具)柜台,接着是(文具)柜台,最后是(体育用品)柜台。2、了解柜台内容、获取数学信息师:柜台上的物品可真多啊!你喜欢哪个柜台呢?快到你喜欢的柜台上去看看都有哪些物品吧!3、指名学生上台介绍各个柜台。
师:看清楚了吗?谁愿意上台来为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柜台呢?老师请其他同学来当小观察员,边听、边看、边想:他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品的?4、指名学生说一说xxx的介绍顺序师:谁来说一说,xxx是按什么顺序介绍xx柜台的呢?生:他是按xxxx顺序介绍的。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吗?(不会漏掉其中一个)【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柜台物品,让学生了解柜台物品及其价格,从而为后面解决笑笑几人的购物问题以及随后的模拟购物做好铺垫。二、解决问题师: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物品的价格有了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都有谁来购物呢?(一)笑笑的问题(课件出示笑笑购物图片)师:第一位顾客是(),她买了1架飞机和1辆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1)请在柜台上找一找,飞机和坦克各卖多少元?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物品卡)(2)你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元吗?请你准备好相应的钱,上来帮笑笑买走这两样物品。(3)指名学生上台拿钱,展示在投影仪上。(4)指名学生上台检验是否正确。(二)奇思的问题(课件出示奇思购物图片)
师:第二位顾客是(奇思),谁来说一说:奇思买了什么?他是怎样付钱的?(1)指名学生回答。(2)请大家在柜台上找一找,一盒彩笔需要多少元呢?(……)奇思付了一张20元,买了一盒水彩笔,钱用完了吗?生:没有用完,还剩……(3)该找回多少钱呢?想一想(4)请找好钱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当观察员)(5)哪位观察员来说说,付20元,买1盒彩笔,找回5元钱,正确吗?你是怎样想的?(三)淘气的问题(课件出示淘气购物图片)师:第三位顾客是淘气,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有多少元钱呢?快拿出你的钱币摆一摆,3张1元是()元,2张2元是()元,合起来一共是()元?1、学生摆出淘气的钱币。2、学生在柜台上找出皮球的价格并汇报。3、根据皮球的价格付钱。4、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请其他同学检验。(四)解决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的问题。师:淘气发现,在所有球类中,价格最贵的是(),还有()也比较贵,这两种球类,哪一个更贵一些呢?贵了多少呢?猜猜淘气会选择哪一样呢?说说你的想法。
5、第四位顾客是妙想,她带了30元,想买两样物品,她还没有选好要买哪两样呢?你能帮她选一选吗?请你仔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1)指名学生上台边展示边介绍自己的买法。(2)谁来判断他这样买可以吗?说说你的想法(3)谁有不一样的买法?【设计意图】(1)、(2)两个问题在前两课时学生已经知道了解决的办法,这里只是再次巩固学生解决购物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题学生知道贵就是花的钱相对比较多的意思,是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谁比谁多(少)多少”
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3)是在前面两课中没有限定所带钱币的任意付钱的基础上,限定所给面值和张数,让学生感受付钱的方法是根据手中所拥有的人民币面值和张数来确定的,皮球是5元1个,付5元钱不难,所以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很容易根据给定的面值张数想到两种付钱方法。因此,这四个问题采取了先独立思考解决再全班分享展示的形式来处理。目的是让大部分学生体验到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一可以考察学生旧知的掌握情况,并再次复习巩固旧知;二可以让困难学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可以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的应用实情,对后续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妙想的问题相对前面4道问题,有一些难度,所以教师直接把问题进行简单分解,降低学生解题难度。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商量,通过解决此题让学生明白,给定人民币数目购买物品时,可以买有两种情况:可以正好花完,也可以有剩余,但是不能超支。三、购物实践1、示范购物(1)指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购物过程。(2)从他们的示范中你明白了该怎样购物,请说一说。2、自主购物(1)各组售货员准备柜台、小账单、钱币,准备好“开张“(2)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购物,教师巡视指导。3、小结与评价(1)请个别小组上台展示购物成果,由组长分别汇报(2)学生评价,奖励“最佳售货员”与“购物小能手”。【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为学生积累购物经验,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购物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如何检验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四|、课堂总结与拓展1、请说一说,今天你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师: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许多购物活动,人们的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需要拿着钱币去购买,我们乘车出门也要付钱。所以说,钱币——
我们的人民币,在生活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大家要爱护人民币。老师也提醒大家,购物时要有选择,注意节约,不要什么都卖,只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下午回家,请你们的家长和你们一起去尝试购物,看看你能不能把今天课堂上学的购物本领应用在生活中,好吗?课件出示“购物任务”我们一起去购物购买的物品要用多少钱怎样付钱的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回顾课堂、整理收获,从而进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将知识与方法内化。将课堂上的活动拓展到生活之中,让孩子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