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释义1.敌众我寡:2.醉生梦死:3.无可奈何:4.死得其所: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四、背景探寻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会议,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会后,孙中山到华侨中筹募军饷,黄兴等到香港准备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负责人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由于准备不足和消息泄露,起义军虽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1924年5月2日,这一天为旧历3月29日,是“黄花岗起义”纪念日,岭南大学举行纪念史坚如烈士像揭幕暨“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殉国十三周年纪念会。孙中山先生应邀出席了纪念大会,孙中山在廖仲恺等陪同下到会参加仪式并发表演说,勉励学生们学习黄花岗先烈的志气和新道德。这篇原题为“世界道德之新潮流”的演说,希望青年学生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天,广州各界二十万人隆重公祭黄花岗先烈。
林觉民遗像
烈士遗像3
黄花岗风景依旧,但是,谁知道“昨日”艰辛?黄花岗公园
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文章第一段一连使用了五个问句,演讲者使用这些问句的目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五个问句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引导听众一步步思索烈士们的行动和用心,最后提出本次演讲的中心——学习要有为众人服务的“新道德”。
2.统观第二段,简要分析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本段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表现手法。在这一段中,孙中山如剥茧抽丝般,一层层地引导听众去深思烈士们的“勇气”:先是“最少的限度,是不惜自家性命,不管权利幸福,要做一件失败的事”;然后一转,“明知道是很危险的”,“可见他们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用心要这样苦呢”,引出他们“所存在的希望”就是“以身殉国,来唤醒一般醉生梦死的人民”;最后得出结论——“他们死得其所”,“七十二烈士以死唤醒国民,为国服务的志气,达到了目的”,“可以说是成功”。这样,便由开篇的“抑”,峰回路转,变为更深刻的“扬”。这种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表现方法,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写不仅层层设悬,引人思考,更步步深入,探旨发微。
3.演讲者希望青年学生从哪些方面学习黄花岗烈士?演讲者要求学生继承烈士们的“志气”并将之“扩充”。希望他们通过“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养成一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并“竭力去铲除这些防止国家社会中新道德之进步的大障碍”。
4.这篇演讲词用了很多设问句,请标出来,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句子在引导听众思考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中使用了大量设问句,引导着听众一步步思索,从烈士们的行动,到烈士们的用心,再到烈士们的精神,最后着眼于“我们”今天所应采取的行动。下面,将文中的设问句一一摘录如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何以由于这个纪念会,便知道诸君的前程是很远大呢?诸君今晚为什么要来纪念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呢?
开头的两个设问句,把学生诸君的远大前程与纪念烈士结合起来,共同提问,提起听众的充分注意。所以这个三月二十九日,就是七十二烈士失败的一日,我们还要来纪念,所纪念的是在哪一点呢?是不是要纪念他们的失败呢?失败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纪念呢?在简单讲述了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失败”与“纪念”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设问句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听众循着这个问题深思下去。“志气”,“精神”,便是七十二烈士的壮举的价值所在。
那么,下一个疑问也便随之产生,是什么“志气”能让革命烈士不顾身家性命、不计结果地去追求呢?于是,孙先生便循着这一思路继续引导:七十二烈士在当时立了什么志气呢?这里,孙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深入回忆当时起义的情势,引导听众们去探寻烈士的心迹。烈士们“最少的限度,是不惜自家性命,不管权利幸福,要做一件失败的事”。这是一件明知就要失败的事。那么:
革命党不过是几百人,用几百人去打几万人,那般烈士知道要得什么结果呢?烈士们也知道这是一件敌众我寡、胜负立判的事情。那么,“既是明知道那件事极危险,他们还是决心去做,可见他们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这就不得不油然而生如下疑问:他们为什么用心要这样苦呢?两百多年醉生梦死的奴隶生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是“很危险的”。这种情势,使烈士们不得不“明知道后果是失败,还要去做”,因为他们有所“希望”!这就进一步引入下一个问题:
所存在的希望是什么呢?“以身殉国,来唤醒一般醉生梦死的人民”,让人民觉悟,让他们为自己谋幸福,不再醉生梦死地做奴隶。在专制政体下,“昏天黑地之中”,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达到这一点,只有以死殉国,唤醒人民。至此,烈士的“志气”已经阐明,那便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流血牺牲。阐明了这一点,纪念烈士便有了根本;但如今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纪念烈士,学习他们的精神,却又要结合当前实际。这便是下一个问题:
诸君是学者,是有知识阶级,知道人类的道德观念,现在进步到了什么程度。这样,便顺势提出了新的道德:“现在文明进化的人类,觉悟起来,发生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有聪明能力的人,应该要替众人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这是一种学习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学者诸君的具体行动上,则是:诸君要学他们的道德观念,是从什么地方学起呢?
“便应该从今晚学起,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有了学问之后,便要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并“竭力去铲除这些防止国家社会中新道德之进步的大障碍”。这便是具体要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问句在引导听众的思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在演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引导着他们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而且还能让听众在思索中,较自然地接受演讲者的思想。因此,设问的设置,便至关重要:首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着听众所关心的话题进行;其次,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推动演讲深入。
5.这篇演讲在技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简要探究。这篇演讲是为纪念黄花岗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故全文始终以黄花岗烈士起义来作为线索,前后一致,主题鲜明。作为一个问题刚解决,又带出下一个问题,一步又一步地深入下去,极其自然、顺畅地把议论引入精要之处,清晰而透彻地阐明了向黄花岗烈士学习的问题。
这篇演讲是由一连串的设问、解答组合而成的,且衔接自然,用语平易,中间没有丝毫隔断,全文贯穿着一种酣畅淋漓的气势。可谓“一气如话而无隐晦之弊”。孙中山的演讲向来注重此种气势,他曾说过:“演说如作文章,以气为主,气贯则言之长短,声之高下皆宜。”由于演讲中有了此种气势,听着顺势而下,极易与演讲者的思路融合,从而使演讲达到极佳的效果。从整篇演说也可以看出,一种气势的形成,并非一定要有什么惊人之语,关键是文意的表达顺畅自然。这如山间溪流,在密林中穿行,回环曲折,其流迟缓,自然难成气势;但当其冲出山涧,奔腾而下之时,那一泻千里之势则赫赫在目矣。
[文本·拓展]1.这篇演讲词倡导一种“新道德”,即聪明能干的人,应该为众人服务。试就这一话题,面对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点拨】当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道德观、耻辱感的缺失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现象,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结合课文中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新道德”,联系当前实际,深入学习探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发表见解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本次应用尝试属立论演讲,论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演讲的效果,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价值观的倾向性。因此,我们要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正面的引导。②本次应用尝试训练重点仍在演讲过程本身,以培养基本的演讲技能为主,因此,立论不宜过深。③在正式上台演讲前,可以对主题进行讨论,为以后学习辩论做准备。下面是一些材料,可提供参考。
(1)哲学基础马克思说过:“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存在,其价值取向也不可能忽视他人与社会的存在,利己主义必定会遭到社会的唾弃与谴责。
(2)名人语录孔子:“克己复礼为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傅雷:“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中山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选自《孙中山全集》)
美文佳作欣赏不能把孙中山当成抽象的政治符号章开沅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我已经开始思考“中国史学寻找自己”的问题。1993年6月,我在日本京都大学演讲时,又提出孙中山研究也有“寻找自己”的问题。所谓“寻找”,有三重含义:(1)寻找真实的孙中山;(2)寻找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风格;(3)寻找对孙中山新的理解。孙中山在1913年中华革命党成立之后,已被树立为至高无上的偶像。但他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抽象的政治符号。因此,必须用适合研究人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不能满足于以既往惯用的简单公式来推演。
现今已进入“读图时代”,孙中山的许多老照片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把孙中山还原成“活生生的人”。但是很遗憾,不仅是摄影师、新闻发布编辑,甚至连他本人都太政治化了。我很尊重孙中山,但看了大量照片都是过于严肃,充满忧国忧民的焦虑,似乎总是承受着无穷无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觉得这些照片好像缺少一点什么,但又苦于讲不清楚。直到今年年初,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看到一张家藏照片——作为父亲的孙先生两臂伸开,拥抱着两个花季女孩,嘴唇微张,笑容满面,而且笑得那么甜蜜,仿佛已经忘记一切,全部生命都在这一刹那沉浸在父女温馨的幸福感之中。
此后,我终于找到自己一直都在寻找的东西,那就是潜藏在伟人心灵深处的真实人性。我认为,孙中山并非十全十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期间,有重要贡献,也有不少错误,甚至有过严重过失。比较明显的是他始终坚持海外少数志士潜入沿海城镇举义,这种“输入式”的僵化模式,终于在1911年春黄花岗起义中宣告失败,起义军全军覆没,精英伤亡殆尽,此乃极大战略错误。
再则,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已呈分裂态势,孙中山自控南洋支部,光复会重新独树一帜,长江中下游革命骨干另立中部同盟会,原有同盟会总部形同虚设,凡此种种,孙中山不是没有自己的过失,作为领袖人物,至少是处理失当。民国肇建以后直至护法战争,孙中山也不是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如果因此就断言孙中山“一无是处”,我却期期以为不可。我们总是说,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失败实为必然。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毕竟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应该说前者就是后者的继续。
显而易见,“五四”时期宣称的“民主”与“科学”两大课题,辛亥革命时期不仅早已提出,而且还进行过热烈广泛的讨论,实际上已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必要铺垫,也为新一轮伟大思想解放潮流开启了闸门。评价伟大历史人物,主要应客观考察他比前人多做了哪些工作,对社会进步有多少推动;而不是专门挑剔他比后人少做了哪些工作,比现今有哪些不足。我历来提倡:治史必须“设身处地”,然后才谈得上“知人论世”。
甚至展望未来百年,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新的严峻问题,我们也还可以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遗产中取得借鉴并汲取智慧。譬如,应对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孙中山早就未雨绸缪。他在晚年极其关心未来世局的变化,如“王道”、“霸道”的抉择,“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联,孙中山从来都是“知行合一”,他以“恢复中华”作为自己革命生涯的发端,但是从来没有把民族主义的范围局限于中华,更没有以此作为最后的目标。
他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基础,因为被压迫民族只有首先恢复民族的自由平等,然后“才配得上讲世界主义”,也就是把自己的民族解放扩大为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世界主义。我在世界各地鉴赏他遗留的题词时发现,好多都是“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孙中山既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其高风亮节,博大胸怀,堪为后世楷模。
关于对孙中山的评价,不仅他在世时已有许多不同评价,即使在身后也褒贬不一。从来都不大喜欢孙中山的张謇,倒是说了几句可以为多数人接受的公道话。1925年,他在南通追悼孙中山大会上说:“若孙中山者,我总认为在历史上确有纪念之价值。其个人不贪财聚蓄,不自讳短处,亦确可以矜式人民。今中山死矣,其功其过,我国人以地方感受观念之别,大抵绝不能同。然能举非常大事人,苟非圣贤而贤哲为之左右,必有功过互见之处。鄙人愿我国人以公平之心理、远大之眼光对孙中山,勿爱其长而护其短,勿恨其过而没其功,为天下惜人才,为万世存正论!”
正如永远也编不全《孙中山全集》一样,恐怕仅就如何评价问题,也永远说不完孙中山。历史本来就是如此复杂,史学因此才呈现绵长。张謇不是历史学家,但其“知人论世”并不逊于历史学家。谨将这位企业家的建言,奉献给现今正在纪念辛亥百年的国人!
【赏评】作者认为孙中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抽象的政治符号。必须用适合研究人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不能满足于以既往惯用的简单公式来推演。作者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阐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期间,有重要贡献,也有不少错误,甚至有过严重过失”,发人深思。“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遗产中取得借鉴并汲取智慧”给我们启迪。张謇“知人论世”更是启人心智。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