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天才之前【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思考其现实意义。2.体会鲁迅先生演讲的语言特色,感受其犀利的逻辑力量。【教学重点】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3/3
支持者。归纳论证结构: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四、分析论证过程:(一)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二)分析第二部分:第4段:摆出当前的不良现状——不但天才,连天才产生的土壤也被扫尽。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当时缺少天才产生的土壤?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即“整理国故”论,“崇拜创作”论,恶意的批评这三个方面。语言标志是“其一是”,“其一是”,“还有一样是”。第5段指出“整理国故”的论调反对新事物,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整理国故”:这个口号最早是由新文化阵营提出来的。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的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面对这一形势李大钊、胡适等人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反对国故社的以封建思想保存国粹。但后来胡适过分夸大了整理国故的意义,反对学生运动,以致走到了学生的对立面。鲁迅与胡适等人观点不同,他看到许多物质青年先到故纸堆里,从而批判整理国故的论调。这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属于比喻论证法,用浅显的事物论述深刻的道理。“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3/3
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属于例证法和比较论证法,指出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思想都不如古董商进步。第6段指出“创作崇拜”的论调排斥世界先进文化,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作者举反面的例子批判“创作崇拜”的论调。第7段指出“恶意的批评”就是扼杀新生事物,社会没有天才产生的土壤。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的?鲁迅指出天才“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但是,后面的文章没有从正面应该怎样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论述,而是从反面——社会上没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进行论述。第4段承上启下,是从正面立论到反面论证的转换枢纽。否则,上下文就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第10段:指明培育天才的泥土大家都可以做。第11段:简要论述怎样做泥土。第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泥土。五、写作特点:1.标题新颖独特,引人深思。2.观点鲜明集中。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4.材料具体生动,引人入胜。5.语言生动形象,多用口语,富有魅力。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