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学做一个人
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7课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释义1.生利:________________2.透彻:________________创造财富。深刻;精辟。
四、背景探寻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名知行、行知。生于安徽歙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极力推行平民教育。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养,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这篇演讲的开头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演讲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这个观点既形象生动、平实易懂,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接着是两个意味深长的问句,激起每一个人的反思,进而激起听众的倾听兴趣。
2.你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所谓“完整的人”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完整的人”的最大特点是“独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的保证,而思想的“独立”和职业的“独立”才是“完整”的最本质内涵。
3.演讲者指出,“整个的人”需要具备三种要素,试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示】演讲者讲了“整个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职业。在这三个要素中,健康的身体是基础,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一定工作、担负一定责任的必要前提。独立的思想是“整个的人”的核心要素。
它标志着一个人精神的独立,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独立的职业是做“整个的人”的必备载体。有了独立的职业,才能获得收益,以此养活自己和家庭,也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职业是事业的基础,当职业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价值的体现时,当职业不仅为自己带来物质的回报而且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时,职业就变成了我们倾心追求的事业。
4.文章条分缕析与对比手法的使用颇为成功,请简要分析。【提示】演讲者在阐述“不是整个的人”时列举了五种人,又列出“整个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这种条分缕析的手法对于听众来说,眉目清楚,层次分明,便于理解。二者对比着讲,让听众对关于“整个的人”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较容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5.用这篇演讲词做模拟演说练习,应注意哪些地方?【提示】(1)演讲词的开头和结尾用了两个相同的问句,但它们的作用不同,演讲时语气、语调也应该不同;开头的问句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演说时应字字清晰,落地有声,引起听众思考;结尾的问句作用在于强调主旨,呼应前文,演说时语气应深沉有力,意味深长,使听众受到震动。
(2)演讲词先举出算不上“整个的人”的五类人,然后讲了“整个的人”需要具备的三种要素,前后的感情色彩不同,所用的主要句式也不同,演讲时要处理好语气和语调。在演讲算不上“整个的人”的五类人时,语气前后应有变化:对身体有残疾者心存同情,语气应平和;对依靠他人的和为他人做工具用的人,应用极不以为然的语气;对被他人买卖的和一身兼管数事的,应表现出鄙夷与不屑。这样才能读出层次,体现出演讲的效果。
讲“整个的人”的三种要素时,语气要肯定,要含有激励的意思,带领听众渐入佳境,使听众不仅知其含意,而且认同和向往。6.本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请结合文中加以探究。【提示】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演说,一要“有话说”,即言之有物;二要“说得好”,即言之有序。《学做一个人》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简短的千字演讲中,把应做一个怎样的人和怎样的人才算是一个“整个的人”的抽象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而不是概念化的图解或高深莫测的玄谈,真正做到了既“有话说”,又“说得好”。
“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的人”,演讲者开门见山表明态度,接着通过设问,有意识地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让听众的思想跟随演说者的逻辑思维步步深入:究竟哪些人不能算是“整个的人”?一个“整个的人”又要具备哪些因素?演讲者紧紧抓住中学生极为关心、希望得到完美解答的问题,反复申述,逐层展开:“残废的”“依靠他人的”“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被他人买卖的”“一身兼管数事的”人,都不是“完整的人”,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的人,才算是“整个的人”。
陶行知这一番对人的认识,即使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谁都不会否认,也不能否认,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前提,成熟的世界观、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则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说清楚“整个的人”的内在含义后,演说者的思路再回到题目的“学”和“做”上,对二者的关系和它们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最后两个设问句给人启示,催人思索。
陶行知的挚友,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这样评价他的演讲:“喜欢背上几首诗,使他的演讲更加有声有色。”可谓知人之论。那首《自立歌》恰到好处,语言优美,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好听易记。“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构句精警,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文本·拓展]《学做一个人》里,“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等语句,以及演讲者自己作的“滴自己的汗……”这首白话诗,都易懂易记而意义丰富,为演讲增色不少。你能否提炼一些类似的话,用在你的演讲中?【点拨】要提炼一些平实易懂的语言,用在自己的演讲中。华丽的语言固然能为演讲造势,通俗、晓畅的语言其实也能够让听众喜爱并接受。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语言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演讲语言风格。
美文佳作欣赏演讲家颜永平:做人不沟通到老一场空
“人们的舌头延长了,地球的半径缩短了。”颜永平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就要求人们提高口才能力。人的嘴巴有两个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讲话。世界著名演讲家邱吉尔说:“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讲话,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颜永平称,一个人讲话水平决定自己成功的程度,一个领导讲话水平决定团队发展的速度。“行胜于言,说话也是一种行动!你不说话,谁知道你在想什么?”颜永平认为,最富足的商人,不一定工作得最勤奋;最受欢迎的老师,不一定最有学问;
最惹人心跳的女人,不一定长得最漂亮;最有魅力的领导,肯定不是完人。因为“能说会道好办事;能说会道好就业;能说会道朋友多;能说会道关系广;能说会道好营销;能说会道市场开;能说会道爱情来;能说会道幸福美;能说会道事业成。”“演讲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心灵体操。”什么样的“才能”永远不会过时?口才是成才的关键。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颜永平指出,“演讲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心灵体操”,口才不单是口才问题,口才实际上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外化,所以培养人们的口才就是提高人们的素质。颜永平表示,人生的成功来自你认识的人和认识你的人,口才就是说话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才能。它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文化底蕴、智慧才华、社会阅历、思想品德、理论修养、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和展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言而知其贤愚,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底蕴,思想品德素养都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流露无遗。”
口才是思想感情的流露;是知识渊博的反映;是人生智慧的体现;是事业成功的阶梯。培养卓越的口才已成为人们驾驭生活、改变命运、追求成功的一项必备技能。“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颜永平强调,人生最大的成本是沟通的成本,一切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沟通对了头,一步一层楼;沟通不对头,成了死对头;沟通对了头,生命无忧愁。”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的调查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的占82%。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1万份成功人士的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个人的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干得好有时不如说得好,沟通好最后才能干得好。颜永平说,沟通是天下第一桥,“沟通是个宝,人人少不了。事业要成功,全靠去沟通,沟通为做事,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沟通,到老一场空”。
“一个人讲话的水平,决定自己成功的程度。时代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口才,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人才贵在有口才,有口才一定能成才,口才是天下第一才。”著名演讲家、高级培训师、现任中国演讲培训论坛总干事长的颜永平,5月28日作客“名家论坛”,主讲“口才与人生”,引来市民阵阵掌声与笑声。(转自2011年6月1日《武汉晚报》,记者:袁毅 实习生:吴细琼)
【赏评】沟通是天下第一桥,“沟通是个宝,人人少不了。事业要成功,全靠去沟通,沟通为做事,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沟通,到老一场空。”演讲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心灵体操,口才实际上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外化,口才就是说话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才能。它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文化底蕴、智慧才华、社会阅历、思想品德、理论修养、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