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
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13课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释义1.枉费心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复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势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俨然:______________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庄严的样子。
四、背景探寻赫胥黎(1825~1895),英国生物学家、作家。生于伊灵。17岁时开始学医。1846年在海军服役,并随军舰出海研究海洋生物。188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一生从事动物学、比较解剖学、植物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和海洋动物的研究。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者,自发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主要著作有《灵长类的比较解剖学》等。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而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本文就是赫胥黎为“物种起源”学说进行辩护的辩护词。
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本文是一篇学术辩护词,辩论者是从什么角度切入辩题的?【提示】这篇辩护词没有正面切入辩题,而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无知和偏见所具有的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这就将辩论者对权力人物的反科学态度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寄寓其中,表现了辩论者站在科学家的一方,为科学家辩护、为科学辩护的立场与观点。
2.这篇辩护词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喻证法、引证法、类比法、反证法。请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并说说这些方法在辩论中所起的作用。【提示】这篇辩护词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主要有:(1)喻证法。如:“假如无知成为法官的顾问、偏见成为陪审团的审判长时,科学家诚实的发言又有什么用处呢?”运用比喻方法,来形容无知和偏见所具有的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这就将赫胥黎对权力人物的反科学态度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寄寓其中。
(2)引证法。如引用牛顿的一句名言:“有些人一生在伟大真理海洋的沙滩上拾集晶莹的卵石。”其中也包含着比喻论证。引用这句话既是赞颂科学家们热衷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美好人生态度,也是歌颂他们毕其一生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直接歌颂远没有引用这句名言显得含蓄生动,并且富于力量。(3)类比法。主要体现在“现代的克纽斯式小人物”“现代的克纽斯们”的说法上,克纽斯是历史上的荒唐人物,“现代的克纽斯们”指现代那些反科学者。
这里运用类比法,不仅揭示出反科学即愚昧无知的古今连续性,也包含一种强烈的讽刺批判色彩。(4)反证法。在辩护词的末尾,赫胥黎说:“假如听从那些窒息科学、扼杀科学的人的意见,我恐怕我们的子孙将要看到英国的光辉像亚瑟王在雾中消失那样黯淡下来。听到他们发出像基妮法那样的哀哭时,反悔已经来不及了。”从反面立论,显示反科学态度的悲剧结局,从而与前面的正面论述构成一种鲜明对比,增强了辩护词的说服力。
3.在这篇课文中,论辩者没有具体阐释进化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直接把是否接受进化论学说提高到是否尊重科学的高度来认识。由理入情,严谨的思辨与炽热的情感融为一体,增强了论辩的风采和鼓动的力量。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思辨”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雄辩效果吗?【提示】由理入情,严谨的思辨与炽热的情感融为一体,是这篇辩护词的总体风格。辩护词中的许多语句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如:“假如无知成为法官的顾问、偏见成为陪审团的审判长时,科学家诚实的发言又有什么用处呢?”这里运用比喻方法,将赫胥黎对权力人物的反科学态度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寄寓其中。同时,对称的句子及其包含的丰富意蕴不仅使辩论语言富有气势,而且具有强大的逻辑思辨力。
又如:“英国将向全世界证明,至少有一个民族认为,专制政治和煽动宣传并不是治国的必要选择,自由与秩序并非必然相互排斥,知识高于威严,自由讨论是真理的生命,也是国家真正统一的生命。”这些话表现了赫胥黎反对专制、崇尚知识、呼唤民主与自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通过整散结合、感情浓烈的语句传达出来的。
4.本文条理清晰、语言雄辩,请简要分析。【提示】这是一篇精彩的演讲,全文几乎都是使人振聋发聩的警句,充满科学的哲理和革命的激情。这篇辩论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为进化论辩护而作的。与一般的辩护所不同的是,这篇演讲并没有从正面来论证进化论的正确,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用激烈的语言猛烈抨击宗教旧势力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对新生事物的仇视与扼杀。并义正词严地警告英国政府:对科学的态度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这篇辩词之所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来源于辩论者清晰的思路和雄辩的语言。
整篇辩护词具有三个清晰的论证层次:辩词一开始,辩论人谈了科学与神学的对立,指出神学家和“克纽斯人”对科学真理的反对和诋毁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注定了要失败,因为人类文明的演进自有磅礴的气势。接着辩论人就“物种起源”学说在19世纪这个文明社会可能引发的不文明斗争表示忧虑。最后对英国政府提出希望和忠告,强调对科学的态度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这篇辩护词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喻证法、引证法、类比法、反证法,使辩论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具有不可置疑的力量。
[文本·拓展]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违背科学精神、生命伦理的事情时常发生,比如,破坏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盲目开发与建设,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捕杀野生动物,为发泄情绪而残害生灵,等等。请了解一下你周围有哪些动物遭受到来自人类的威胁,然后从动物的角度,为自己(动物)的生存权利做一番辩护。【点拨】为动物的生存权辩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作为地球上与人地位平等的生物,动物应该和人一样,拥有生存权。
第二,剥夺动物生存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剥夺,即捕杀与残害野生动物;二是间接剥夺,即因为盲目开发与建设而影响到动物的生态环境,以致危害到动物的生存。这两种方式都反映出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表现,折射出人的狭隘、短视、自私。第三,捍卫动物的生存权其实就是捍卫人类的生存权。人类大肆赶杀野生动物,必然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相反,人类和动物友好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就会成为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美好的家园。因此,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2.《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赏析陈祥生这是一篇精彩的演讲,全文几乎都是使人振聋发聩的警句,充满科学的哲理和革命的激情。不要说在一百多年以前,即使在现在,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创立以后,在英国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论战。这场论战说到底,是科学与神的较量。达尔文虽然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但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指责和咒骂,却成了一个腼腆的姑娘;
与此相反,赫胥黎却成了捍卫“物种起源说”的勇士。这篇演讲就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为进化论辩护而作的。与一般的辩护所不同的是,这篇演讲并没有从正面来论证进化论的正确,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用激烈的语言猛烈抨击宗教旧势力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对新生事物的仇视与扼杀。他指出:“这种反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具有异常顽固的生命力。在每次战役中,上述的反对态度都被击溃、受到重创,却似乎永远不会被消灭。”
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之前,许多科学的预见和诠释都被当作对神的叛逆,许多科学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都受到守旧势力的迫害甚至残杀。回顾这些,赫胥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声讨的火舌猛烈地扫向科学的敌人。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世界工场”的地位已经确立,科学的进步愈来愈显示出她无与伦比的光辉。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宗教势力仍显得那么顽固,那么,在尚未摆脱中世纪状态的欧洲其他国家,科学的每一项进步又显得多么艰难!
赫胥黎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不屈不挠地反对科学的死敌——宗教和愚昧。他把企图阻止科学发展的丑角比作“现代的克纽斯式小人物”。讽刺他们企图“命令这股巨大的海潮停止前进”。但当海潮涨上来了,现代的克纽斯们只好逃跑。遭受失败以后,这些丑角是不是就此罢休了呢?不,“他们只是把宝座挪到似乎是安全的远处,便又重复地干着同样的蠢事”。真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宗教保守势力的顽固性。赫胥黎科学地预见到“物种起源的问题并不是在科学方面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事实正是如此。在每一项科学发现的后面,都孕育着更大的发现。在这以后不久,就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到19世纪末,电的发明,又使社会生产力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但每一项发现和发明,都伴随着考验与痛苦。马克思主义一开始也被人们看作异端邪说,也是在同敌对势力作反复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赫胥黎看重英国的作用,认为“在这场斗争中,英国会起到伟大而崇高的作用”。这倒并不是由于他出身于英国,而是因为英国当时确实站在世界科学进步的前列,领导着人类迈向文明世纪。
但他又说道,英国是否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取决于大众对科学的态度”。只有大众都接受了科学,才能推动社会的真正进步。他急切地盼望大众接受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赫胥黎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大声疾呼:“假如听从那些窒息科学、扼杀科学的人的意见”,英国的光辉就会“像亚瑟王在雾中消失那样黯淡下来”。他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彻底的科学进步论者。
这篇演讲锋芒毕露,妙语连珠,形象生动,极有气势,遣词造句极其讲究。这说明赫胥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有着扎实的哲学、文学和历史功底。这正是每一个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努力掌握的。当科学家掌握了有力的宣传武器后,他的学说就更容易被别人所接受。(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文佳作欣赏闵良臣:胡适先生的最后一次英文演讲中国山东网2011-4-20一现在,我们只能说是上帝的安排,胡适把他在几十年前最想说而一直无人肯说出的一些话,让他在去世之前三个多月借英文演讲又说一遍。
尽管在说之前他也有很多铺垫的话,但胡适就是胡适,当时虽然已是年过七十岁的老人,仍然像一个“老愤青”,一旦打开“话匣子”,一旦开了口,他是不会顾忌的——加之又是他几十年前说过的一些意思呢,更无需顾忌了。之所以说那些话是他最想说的,看看他的那些“铺垫”也就很好理解了。不过,从大量的回忆文章以及他的秘书胡颂平所记录来看,可怜的胡适,事实上,也正是这个二十五分钟的英文演讲,让他在演讲三个多月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没有这个演讲,谁也不敢说胡适的生命还可延长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胡适在二十五分钟的英文演讲中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先来看胡适的铺垫。胡适天分高,他所说的话,都是他想说的,他要说的。至于说得说不得,说得好不好,那是另一回事。我们从胡适文章中很少看到胡适的“世故”,这一点,只要从他日记中看他记着自己无数次的“打牌”,就不难明白。但胡适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这一点,在他这最后一次英文演讲中,可以说胡适向我们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是“活灵活现”。
一开口,胡适就竭力向大家解释,这篇演讲的题目不是他自己定的,“是负责筹备的委员会出给我的题目”。按胡适的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问:在我们远东各国,社会上需要有些什么变化才能够使科学生根发芽呢?”在胡适看来,由于此次参加东亚科学教育会议来的诸位都“是亚洲许多地区从事推进科学教育的”,因此这种“大而重要的题目”更适合那些人来做,至少由他们来讲比他胡适更合适。
在为自己即使讲得不好提前找个“退路”之后,胡适像一个老顽童更进一步调侃起来。他说自己今天被请来,很疑心是“负责筹备这个会议的朋友们大概要存心作弄我”,当然,他紧跟着又补了一句,或者也有可能还要“存心作弄”来参加会议的诸位。我们知道,在一个正式会议开幕的时候,一般是不会作这种调侃的,除非这个人具有“调侃”的资格,而恰恰这种资格胡适就具备。因此在他说出这种调侃的话后,没有给人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那么如何“作弄”(按现在的习惯写法是:捉弄)胡适以及来参加会议的诸位呢?胡适认为,这就是让胡适“在诸位的会议开幕的时候做一次Advocatusdiaboli‘魔鬼的辩护士’”,要他胡适“说几句怪不中听的话,好让诸位在静静的审议中把我的话尽力推翻”。什么是“魔鬼的辩护士”呢?这篇英文演讲稿的译者加了一个注:“魔鬼的辩护士”,是中古基督教会的一种制度,即中古教会每讨论一种教义,必要有一个人担任反驳此种教义,让大众尽力驳他。
而胡适认为,要他来演讲这样一个题目,实际上就等于是要他来讲一些不中听的话,让来参加会议的诸位然后好反驳他。胡适接着又调侃一句:“我居然来了,居然以一个‘魔鬼的辩护士’的身份来到诸位面前,要说几句怪不中听的话给诸位去尽力驳倒,推翻。”我相信,当时在场的人,听到胡适这种诙谐语调,大约都会忍不住发笑的。接下来,胡适才“书归正传”,谈他要讲的正题。
二由于这次会议的性质,给胡适出的题目虽然是“社会改革”,但胡适明白,他今天要讲的“都是属于知识和教育上的变化的范围的”。于是,他首先就告诉大家:“我相信,为了给科学的发展铺路,为了准备接受、欢迎近代的科学和技术的文明,我们东方人也许必须经过某种知识上的变化或革命。”这几十个字,看着平淡无奇,细细揣摸,胡适想说,我们这些具有东方知识的人们不要还迷恋我们的过去,要勇敢地接受近代的科学和技术的文明。
而由于具有东方文明的人有一种优越感,总觉得西方文明不过是技术上的文明——这也正是19世纪中国那些保守派们之所以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本原因。这些人总以为我们在文化精神上要高于西方,因此,“我们东方人还可以凭我们的优越的精神文明(spiritualcivilization)自傲”。然而,胡适认为:“我们也许必须丢掉这种没有理由的自傲,必须学习承认东方文明中所含的精神成分(spirituality)实在很少。”
也就是说,在胡适看来,不论是技术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事实上,我们东方都远不如西方,只是有人不愿意承认罢了。属于东方文明的国家中愿意承认的只有日本,并且倾心向西方学习,而这样做的结果,历史已经告诉了人们,这就是日本国力以及国民精神盛极一时,对作为近邻的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也全然不放在眼里。难怪在胡适看来,“我们应当学习了解、赏识科学和技术绝不是唯物的,乃是高度理想主义的(idealistic),乃是高度精神的(spiritual),科学和技术确然代表我们东方文明中不幸不很发达的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真正的‘精神’”。
这后一句话说得有些拗口,胡适的意思,东方文明想要实现而一直没能实现的,倒是让西方实现了。也就是说,西方那些科学和技术真正代表了我们东方文明也想要达到的一种包括技术和精神的文明。然而,由于我们的自傲却又不肯承认,你说这叫人多么痛心、多么遗憾啊。在有些人看来,西方文明程度再高,创造出的东西再好,那毕竟属于西方,我们一定要创造出和西方文明一样好的文明,甚至比西方还要好的文明,简而言之,就是有人幻想要依靠东方文明实现我们的“理想”。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们无论在技术还是精神方面,都只能对西方文明——包括他们的技术和精神文明望尘莫及。
紧接着,胡适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认为我们东方这些老文明中没有多少精神成分。”何以为证?胡适开始举例:“一个文明容忍像妇女缠足那样惨无人道的习惯到一千多年之久,而差不多没有一声抗议,还有什么精神文明可说?一个文明容忍‘种姓制度’(thecastsystem)到好几千年之久,还有多大精神成分可说?一个文明把人生看作苦痛而不值得过的,把贫穷和行乞看成美德,把疾病看作天祸,又有什么精神价值可说?”一连发问之后胡适并不满足,继续“炮轰”:“试想像一个老叫花婆子死在极度的贫困里,但临死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临死还相信她的灵魂可以到阿弥陀佛所主宰的极乐世界中去,——试想像这个老叫花婆子有多大的精神价值可说!”像这样举了一堆例证后,胡适才说道:“现在正是我们东方人应当开始承认那些古老文明中很少精神价值或者完全没有精神价值的时候了;那些老文明本来只属于人类衰老的时代,——年老身衰了,心智也颓唐了,就觉得没法子应付大自然的力量了。”其实并不单是胡适有这种认识,一个多世纪前,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在他的《论自由》中也是这么看的:“我们要以中国为前车之鉴。那个国族乃是一个富有才能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也富有智慧的国族,因为他们遇有难得的好运,竟在早期就备有一套特别好的习俗,这在某种范围内也就是一些即使最开明的欧洲人在一定限制下也必须尊称为圣人和智慧的人们所做出的事功。……毫无疑义,做到这个地步的人民已经发现了人类前进性的奥秘,必已保持自己稳稳站在世界运动的前列。可是相反,他们却已变成静止的了,他们几千年来原封未动”,
甚至警告欧洲,如果实行的也是“中国那种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话,就“也将趋于变成另一个中国”。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1949年后做了广东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认为中国的文化,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所谓发展不外是死板的延长和放大,绝无改变的可能性,更不用说还有什么进步了,甚至引用黑格尔的话说:“过去的中国,就是现在的中国,而现在的中国,也就是过去的中国。”
正因为我们“那些古老文明中很少精神价值”,胡适也就又顺理成章地强调:“在我们东方人是同等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就是明白承认这个科学和技术的新文明,并不是什么西方唯物民族的物质文明,是我们心里轻视而又不能不勉强容受的,——我们要明白承认,这个文明乃是人类真正伟大的精神成就,是我们必须学习去爱好、去尊敬的。因为近代科学是人身上最有精神意味而且的确最神圣的因素的累积成就;那个因素就是人的创造的智慧,是用研究实验的严格方法去求知,求发现,求绞出大自然的精微秘密的那种智慧。”
在胡适看来,西方那些技术文明中往往也包含着精神文明,这一点,中国人现在是能感受到并能理解了。为了要人们承认技术文明同时就包含着精神文明,胡适又一再举例说明:“器具的制造的确早就极被人重视,所以有好些大发明,例如火的发明,都被认作某位大神的功劳。据说孔子也有这种很高明的看法,认为一切文明的工具都有精神上的根源,一切工具都是从人的意象生出来的。周易系词传里说得最好:‘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利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这是古代一位圣人的说法。
所以我们把科学和技术看作人的高度精神成就,这并不算玷辱了我们东方人的身份。”之后,胡适又讲道:“所谓‘物质文明’应该有纯中立的涵义,因为一切文明工具都是观念在物质上的表现,一把石斧或一尊土偶和一只近代大海洋轮船或一架喷射飞机同样是物质的。一位东方的诗人或哲人生在一只原始的舢板船上,没有理由嘲笑或藐视坐着近代喷射飞机在他的头上飞过的人们的物质文明。”这些话的意思,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他就讲过,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在《东西文化之比较》
一文中就这样说道:“……那些夸耀东方文明者,对于这种种事实可以考虑考虑。一种文化容许残忍的人力车存在,其‘精神’何在呢?不知什么是最低限度的工资,也不知什么工作时间的限制,一天到晚只知辛苦的工作,这还有什么精神生活呢?……我们是否相信一个拖洋车的苦力的生活,比较美国的工人要精神化些道德化些呢?”又说:“如果我们要劳苦工作,才能够生存;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生活了,还有什么文化可言呢?凡够得上文化这名词,必须先有物质的进化为基础。
二千六百年前管仲曾说过:‘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并不是什么经济史观,乃是很简单的常识。我们试想想:一群妇女孩子们,提着竹篮,拿着棍子,围聚在垃圾堆中寻找一块破布或是煤屑,这叫做什么文明呢?在这种环境里能产生什么道德的精神的文明么?”而1926年7月10日胡适发表在《现代评论》4卷83期上的《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被后人认为“这是胡适关于东西方文化与文明见解的最重要一篇文章”。
他在这篇文章中的思想,三十六年后,胡适依然在坚持着,顽强地坚持着。我们把二十五分钟演讲与《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对比着来读,就会发现,思想一脉相承,尽管二十五分钟演讲稿是胡适演讲前现拟的,其文字也与这篇文章不可能相同,但思想意思可以说完全一致。胡适在演讲要结束前,一方面对他的这种认识作些解释,同时也在告诫国人。非常不幸的是,胡适约五十前的告诫甚至至今,仍有着先见之明。
请看胡适在演讲最后几段话是如何说的,并以此为本文作结:这并不是对东方那些老文明的盲目责难,也决不是对西方近代文明的盲目崇拜。这乃是当年一个研究思想史和文明史的青年学人经过仔细考虑的意见。我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还相信我在大约三十五年前说的话是不错的。我还以为这是对东方和西方文明很公正的估量。我还相信必需有这样的对东方那些老文明,对科学和技术的近代的文明的重新估量,我们东方人才能够真诚而热烈的接受近代科学。
没有一点这样透彻的重新估量,重新评价,没有一点这样的智识上的信念,我们只能够勉强接受科学和技术,当作一种免不了的障碍,一种少不了的坏东西,至多也不过是一种只有功利用处而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得不到一点这样的科学技术的文明的哲学,我怕科学在我们中间不会深深的生根,我怕我们东方的人在这个新世界里也不会心安理得。
【赏评】2011年是胡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2012年是胡适逝世五十周年。时至今日,可以这么说,正是1961年11月6日,胡适先生在台北的二十五分钟英文演讲,让他在三个多月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胡适生平最后一次重要演说,与往常所做的演说一样,是一篇颇具争议性的演说。这篇演说发表在1961年11月6日的东亚四国科学教育会议上,一经发表便引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方精神价值的激烈辩论。”
据悉,这篇英文演讲稿译文经胡适先生校改过,但译者未署名。英文稿通过翻译在台湾公开发表后,遭到不同观点的人的批评,认为胡适贬低东方文化,崇洋媚外。甚至在讲话三个多月后胡适之死也与此有关:因“研究院”副院长李济不经意间又提起胡适讲话后挨批的事,让胡适很不高兴,并引发心脏病去世。不过,也由此可见,胡适一生都向往西方的技术和精神文明——尽管他是在中国文化中长大的——更不存在胡适晚年认可东方文化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