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或者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安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或者为了自己的同胞能享受自由、平等、民主的权利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或者为了国家的和平独立敢于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他们无一不是用切实的行动甚或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他们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光辉的业绩如同漆黑的历史航程上的一座座耀眼的灯塔,引领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保民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说理逻辑严密,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且善于取譬设喻,形象生动。《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的演讲,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号召黑人朋友团结起来,为争取民主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文章充分体现了演讲词尖锐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强烈的鼓动性等特点,且语言典雅华丽,兼用多种修辞,气势宏大,文采斐然。
《华盛顿的选择》一文主要是通过对华盛顿一段人生经历的叙述来表现他谦卑、真诚、功勋卓越却不居功自傲的伟人风范,文章满含作者真挚浓郁的感情,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值得品读。
标题品韵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它集中地阐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系统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政治主张所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
作者剪影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春秋鲁族孟孙氏之后,曾受业于子思的门徒。游说于齐梁之间,未见用,遂与其门徒万章著书立说。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谓“民为贵”“君为轻”,甚至称暴君为“独夫”。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1333)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作品背景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由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解析】A.“悌”应读为“tì”;B.“畜”应读为“xù”;D.“莅”应读为“lì”。【答案】C
【解析】A.刑—型,枝—肢;B.盖—盍;C.涂—途,已—矣;D.颁—斑,罔—网。【答案】B
【解析】A.都是“到达”的意思;B.表顺承的连词/用,介词;C.不得已/没有用来……的办法;D.看见,动词/表被动。【答案】A
4.填空。(1)《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____________,它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劝说______放弃______,采纳__________的主张而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思想。(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3)五亩之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答案】(1)《孟子·梁惠王上》孟子 齐宣王 霸道“保民而王”(2)明察秋毫(3)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孟子的“王道”孟子主张的“王道”,概而言之就是:以德征服民心,统一天下。他反对用武力进攻来取得霸业,指出发动战争,不仅会给士兵、臣属带来灾难,而且结怨于诸侯,没有好结果,反而危害多多。他认为王者,只有给人民以一定的产业,施惠于民,德泽百姓,百姓足以养家活口,且能安居乐业,他们才不致于犯上作乱,自然会拥戴君主。非如此,不能称王于天下。
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以他的“性善说”为基础的。以民为本、以德服众的思想,足见身处战国时代的“亚圣”,他的思想是多么深邃,多么可贵!他看重人民的作用,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这种为民请命的思想是开明的、先进的,但这一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他的主张不能合乎潮流,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是难以避免的,他极力反对武力的王道行不通。其次,国君与人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光靠单纯地向百姓的“推恩”,他们做不到,是不足以调和这一对矛盾关系的。由此可见:孟子的“王道”政治只是海市蜃楼,思想虽然美好,却难以实现。
◎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之子,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②〔仲尼〕孔丘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尊敬。③〔徒〕指某一类人。④〔道〕述说、谈论。⑤〔是以〕以是、因此。⑥〔之〕代词,指“齐桓晋文之事”,宾语前置。⑦〔以〕通“已”,止。
⑧〔王(wànɡ)〕动词,即王天下,指行王道仁政以统一天下。⑨〔德〕道德,品德。⑩〔保〕安定,安抚。⑪〔莫〕否定性无定指代词,没有人。⑫〔之〕指“保民而王”者,宾语前置。⑬〔寡人〕古代诸侯王自称,即“寡德之人”。⑭〔何由〕由何。由,介词,因。⑮〔胡龁(hé)〕齐宣王的近臣。⑯〔于〕在,介词。
⑰〔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之,动词,往,到。⑱〔以〕介词,用。⑲〔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⑳〔舍〕释放。
1.分析本文严密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和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细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具体段落看,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始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肯定齐宣王不忍见牛发抖是仁心的表现,指出这是实行王道的基础。第二部分(“王说”至“然后快于心与”):批评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非“不能”,并启发他应推广仁心。第三部分(“王曰:‘否,吾何快于是?’”至“孰能御之”):说明用武力称霸是靠不住的,只有发政施仁方能称霸。第四部分(“王曰:‘吾惛’”到最后):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3.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表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常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使文章形成参差错落之美,读起来声调铿锵,富于音乐之美;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雄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采斐然,行而远矣。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在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驭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这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一组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特别要注意吸收的地方。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这话)是说你这样的人啊。(2)不肯干与不能干在具体表现上,凭什么来区别?(3)敬重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4)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军士臣下都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感到痛快吗?(5)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有守道不变的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
5.怎样理解和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其中心思想,“仁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仁义、仁政”思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第一,政治上主张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主权在民。孟子主张“施仁政”“省刑罚”,认为“仁者无敌”,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因此,他总是启发统治者去爱人民,争取人民,并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与民同乐”“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
第二,经济上主张恢复理想化的井田制度,实行一夫授田百亩的小农经济,“制民恒产”,轻徭薄赋,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第三,主张统一天下,但坚决反对不义的战争,认为“春秋无义战”,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封建生产关系早已确立,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统一全国。当时各国诸侯都希望由自己来实现这种统一,于是凭借武力进行了无休止的相互攻伐,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针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是应该充分予以肯定的。
◎难字辨音则王(wànɡ)乎 觳(hú)觫(sù)褊(biǎn)小彼恶(wū)知之挟(xié)太山忖(cǔn)度(duó)便(pián)嬖(bì)莅(lì)中国商贾(ɡǔ)赴愬(sù)畜(xù)妻子放辟(pì)邪侈衣(yì)帛鸡豚(tún)狗彘(zhì)庠(xiánɡ)序孝悌(tì)胡龁(hé)
◎通假字①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②王说(说,通“悦”,高兴)③是折枝之类也(枝,通“肢”,肢体)④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回到)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⑥赴愬(愬,同“诉”,申诉)⑦刑于寡妻(刑,通“型”,做榜样)
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⑩是罔民也(罔,通“网”,陷害)
◎文言句式1.判断句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句意: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2.倒装句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句。句意:从来没有的事)吾何快于是?(介词结构“于是”后置。句意: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
3.被动句不见保(“见”表被动。句意:没有受到安抚)4.省略句曰:“有之。”[“曰”前省略主语“齐宣王”。句意:(齐宣王)说:“有这事。”]欲辟土地。(省略主语“您”。句意:您是想扩张国土)
◎词语释义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穿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赏析】这篇文章论述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这篇文章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因为人皆有羞恶之心,知道“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应该做到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同时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而“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