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齐恒晋文之事教案1人教版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齐桓晋文之事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基础部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释义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A.衅钟(xìn)忖度(cǔn)恐不赡(shàn赡养)B.莅(lì)觳觫(húsù恐惧发抖的样子)殆(dài恐怕,可能)C.褊(piǎn)便嬖(piánbì)庠序(xiáng)D.彼恶知之(è)挟(xié)度(duó动词,用尽量)2.选出与“将以衅钟”句式相同的一句( )
A.故以羊易之也B.挟太山以超北海C.将以求吾所大欲也D.申之以孝悌之义3.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4.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们的本字。(1)反而求之,不得吾心。()(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吾惛,不能进于是矣。()(4)放辟邪侈,无不为已。()(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二、阅读部分(40分)(一)下面一段文字引自《孟子》,方括号内是古人的注解,借助这些注解阅读下文,完成6~13题。(18分)逢蒙学射于羿[羿,善射,百发百中。逢蒙,羿弟子也,亦能百中。]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A)“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仆,御者也。]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端人用心其道本所出,不邪辟,知我是必不害我也。]庾公之斯至,曰:‘
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B):‘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叩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庾公之斯至,竟如孺子所言。而曰:不害人,乃以射孺子,四发而去。乘,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之,我不敢废君事。”故叩教去镞,使回也。孟子言是,以日月羿之罪。何由有逢蒙之祸乎?]6.羿和逢蒙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子濯孺子、庾公之斯,尹公之他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2分)7.文中“曰(A)”的说话人是谁?“曰(B)”的说话人是谁?(2分)分别选出8~11题的正确意思。(8分,每小题2分)8.今日我疾作( )A.今天我出发得匆忙B.今天我赶快作战C.今天我的病突然加剧了D.今天我的病犯了9.问其仆( )A.问他的卫士B.问君王的使者C.问替他驾车的人D.问他的左右侍从10.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 )A.虽然如此,今天的事是君主命令的事B.虽然如此,今天的事是你引起来的C.即使如此,今天的事是君主命令的事D.即使如此,今天的事是你引起来的11.发乘矢而后反( )A.向四辆兵车射箭然后回头B.向四辆兵车射箭然后投降C.射了四箭然后回去D.射了四箭然后背转身12.子濯孺子确信庾公之斯不会杀死自己,是因为(2分)( )A.他知道庾公之斯生性仁慈B.他知道庾公之斯为人正直C.他知道庾公之斯认识自己D.他知道庾公之斯忠于君主13.孟子认为“羿有罪(过错)”的理由是什么?注解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理由,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4分)(二)(5分)14.阅读下面文章,在[]、()内填写省略的内容。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金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20题。(12分,每小题2分)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5.孟子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其用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16.选出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句式相同的一句(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B.故民之从之也轻C.臣固知王之不忍也D.王语暴以好乐17.对下列句中“以”字,据用法归类相同的一项是( )①故以羊易之也②以王为爱也③是以后世无传焉④无以则王乎?⑤将以衅钟⑥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⑦吾力足以举百钧⑧今思足以及禽兽⑨何以异⑩挟太山以超北海A.①②⑤⑥B.③④⑥⑩C.①⑤⑦⑧D.②③⑤⑨18.对下列句中的“其”字,据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即不忍其觳觫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③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④若是其甚与⑤其如是,孰能御之⑥勿夺其时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②③④⑥/⑤19.对下列句中的“焉”字,据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以后世无传焉②则牛羊何择焉③于我心有戚戚焉④为不用力焉⑤殆有甚焉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②③/④⑤20.翻译“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21题。(5分)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牛皮袋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21.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2分)(2)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3分)参考答案一、1.B 2.C 3.略4.(1)反—返 (2)刑—型 (3)惛—昏 (4)已—矣 (5)颁—斑(6)采—彩 5.C二、(一)6.都是师徒关系。7.A.孟子 B.庾公之斯8.D 9.C 10.A 11.C 12.B13.注解: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之,何由有逢蒙之祸乎?译文:假如像子濯孺子找到尹公之他那样的人来教那样,哪里还会有逢蒙之祸呢?(二)14.略(三)15.不忍则有保民而王的基本条件16.D 17.C 18.D 19.A 20.略(四)21.(1)这只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而不能离去了。(2)(小童子)将口袋倒下使老鼠出来,老鼠掉在地上就立即逃了,即使有身手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去抓。齐桓晋文之事【学习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入世精神、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3.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以及运用贴切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学习障碍】
1.了解孟子的思想。2.学习文言文的知识。【学习策略】一、结构梳理法二、知识梳理法1.生字词注释无以,则王(wànɡ)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胡龁(hé):人名。衅(xìn)钟: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觳觫(húsù):恐惧得发抖的样子。褊(biǎn)小:狭小。彼恶(wū)知之恶,代词,表疑问,怎么。忖度(cǔnduó):揣测。挟(xié):夹持,夹在腋下。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莅(lì)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商贾(ɡǔ):商人的统称。古代以贩卖货物为商,藏货待卖者为贾。赴愬(sù):跑来申诉。愬,同“诉”。惛(hūn):同“昏”,不明白,糊涂。放辟(pì)邪侈(chǐ):不服从约束,行为不正。放,放荡。辟,邪僻、不老实。邪和“辟”
意思一样。侈和“放”意思一样。赡(shàn):足。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2.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通“已”,中止。若无罪而就死地若,通“然”,古音相近,作“这样”讲。王说,曰说,通“悦”,高兴。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与,通“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吾惛惛,通“昏”,不明白、糊涂。无不为已已,通“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黑白相间叫“斑”。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3.一词多义道促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称道、称赞。任重而道远路,道路。道芷阳间行取道,道径。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行路,赶路。知胜之道也途径,方法,措施。臣之所好者道也规律,法则。闻道有先后道理,事理。于是废先王之道学说,主张。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疏通,引导。就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趋向,靠近,接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辞不就职就任,就职。臣请就汤镬受,接受。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效法,取。轲自知事不就成功,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就。余尝就老胥而求焉介词,到,向爱吾何爱一牛吝啬非疏骨肉爱过客也亲爱,友爱。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亲爱的,心爱的。吴广素爱人爱护,爱戴。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怜惜,爱惜。性本爱丘山喜爱,爱好。恶彼恶知之wū,代词,表疑,怎么。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è,罪恶,邪恶。则根色黯恶è,丑,丑陋。
廉君宣恶言è,坏,不好。恶气袭衣裾è,污秽。而境界危恶è,险恶,凶险。死亦我所恶wù,憎恶,讨厌。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wù,耻辱,羞辱。丧恶其能而不能用也wù,嫉妒。恶!是何言也!wū,叹词,相当于“啊”“唉”。举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拿,拿起。吾力足以举百钧擎起,举起。举动自专由动,行动,动作。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举兵伐徐发,发动。举先王之政做,实行。举贤以自佐举用,起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推荐。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应举下第科举考试,考中。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副词,都,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制造,制作。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掌握。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制服,制裁。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规章,制度。增其旧制规模,形制。负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这里为使动词。苍山负雪覆盖。负屈衔冤蒙受,遭受。秦贪,负其强依靠,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誓天不相负违背,背弃。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失败。4.词类活用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名词,用作动词,尊敬。幼,名词,用作动词,爱护。欲辟土地朝秦楚使动用法,使……入朝。谨庠序之教严,使动词,使……严。危士臣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快于心使动用法,使……痛快。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小、大、寡、众、弱、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国、大国、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多的国家、弱国、强国。是罔民也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5.常用虚词诸不识有诸之乎,合音词。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之于,合音词。矫命以责赐诸民介词,相当于“于”。王如改诸,则心反予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之”。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众,各。夫夫我乃行之句首助词,fú。夫战,勇气也fú,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指示代词,那,这。今若是焉,悲夫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率子孙荷担者三夫fū,成年男子。愿夫子辅吾志夫子,对老师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夫子,对男子的尊称。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夫子,妻子对丈夫的尊称。罗敷自有夫丈夫。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帝王的妾;后世有地位的人的配偶。谢家事夫婿夫婿,妻子称丈夫。夫婿居上头同上。乃是乃仁术也是。夫我乃行之这样,如此,指示代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凡三往,乃见副词,才,方。乃记之而去连词,于是,就。6.常见句式(1)倒装句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莫之能御也。同上牛何之?同上若是其甚与正常语序为“其甚若是与”。易之以羊。(介词结构后置)(2)判断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3)省略句将以(之)衅钟省略介词宾语(4)固定结构然则废衅钟与既然如此,那么。夫子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研究性学习】
《齐桓晋文之事》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这回事。”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你会同意(这种说法)吗?”齐宣王说:“不,不会。”(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
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绝不可能。”
【同步达纲练习】一、思考下列问题1.选出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衅钟(xìn)褊小(piān)胡龁(hé)B.彼恶知之(wū)无以,则王(wànɡ)C.放辟邪侈(bì)便嬖(piánbì)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予忖度之(c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3)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4)天下之欲疾其君者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现象。(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2)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4)盖亦反其本矣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2)危士臣,构怨于诸侯(3)然后从而刑之(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莫之能御(2)百姓之不见保(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未之有也6.《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7.请指出下面的内容分别概括为什么成语。(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①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②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③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④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⑤曰:‘牛何之⑥?’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⑦!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⑧’不识有诸?”8.与“臣未之闻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B.无以,则王乎?C.莫之能御也。D.将以衅钟。9.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②③⑤⑦⑧/⑥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④/②③⑤⑦/⑥⑧10.加“△”的“过”与“以”后均省略一词,请补出。(1)“过”后省略的是()(2)“以”后省略的是()11.对“王坐于堂上”的“坐”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均为动词,意义与现代相同。B.前为连词(因为),后为动词。C.前为动词,后为连词(因为想像)。D.二者均为连词。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B2.(1)吝惜 (2)统治 (3)陷害 (4)憎恨3.(1)“刑”通“型”,做榜样。(2)“涂”通“途”,道路。(3)“罔”通“网”,陷害。(4)“盖”通“盍”,何不。4.(1)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统一天下”。(2)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3)刑,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罚”。(4)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5.(1)宾语前置 (2)被动句 (3)状语后置 (4)宾语前置6.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齐宣王 霸道 “保民而王”7.(1)明察秋毫 (2)缘木求鱼二、8.C(宾语前置)9.B(助词/代词/动词)10.(1)于 (2)之 11.C 齐桓晋文之事 【单元教学要求】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人们常把他和孔子并称。《孟子》也一直是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的必选典籍,列入高中生的必读书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能充分理解作为儒家圣人之一的孟子的思想观点及政治主张,学习《孟子》的文本中所渗透出来的浓浓的儒家思想;同时也能充分认识孟子文章的气势恢宏、言辞犀利、流畅、说理充分的艺术魅力。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为: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孟子见梁襄王》 《短文两篇》 【重点难点提示】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并注意总结活用词语的规律。 2.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3.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课文译释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龅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的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呜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种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和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老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来说,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你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呢。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 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与楚国对抗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你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倾诉。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说:“
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者才能做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生,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如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罗网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现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棉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万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棉,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二)资料卡片 1.背景资料介绍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相互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名、兵、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国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事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宣传仁政,抨击暴政,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却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共七篇,各篇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被朱熹定为《四书》之一(其余为《大学》《中庸》《论语》),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孟子》一书相传为孟子及其门徒合著而成,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极富鼓动性;同时,它善于运用比喻,善说机巧,很有说服力。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释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吗? 明确: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呢? 明确: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地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3.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对“推恩”的认识? 明确:“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5.本文疑问句较多,挑出来后进行分类总结。 明确: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其中一般疑问句有:“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不识有诸?”“彼恶知之?”“则牛羊何择焉?”“独何与?”“则王以为孰胜?”这些语句分别用下列疑问词表疑问:乎、何、哉、诸、恶、焉、与(欤)和孰。其中“何”与“孰”是疑问代词,其余为疑问语气词。文中的反问句有“何可废也?”“而王岂为是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这些语句都是用疑问副词来表示反问的,分别是:何、岂、焉。 (五)体悟与鉴赏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论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听说的“王道”和“仁政”
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孟子在论述主动权的把握及千回百转,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中更有独到之处。他一步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用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入毂。短短的篇章,波浪翻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独领风骚,充分地表现了好辩、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孟子》一书也因此具备了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和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文言词、句 1.通假字(包括古今字) 王说说=悦;盖亦反其本矣!盖二盍,反=返;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途;敢辟邪侈,无不为已已=矣;是以罔民也罔=网。 2.词类活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使动用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名词用作动词,尊敬、爱护 △权,然后知轻重名词用作动词,称东西。 △兴甲兵动词使动用法,使……动起来。 △危士臣形容词用作使动,使……陷于危险 △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美的食品,又轻又暖的衣服。 △朝秦楚名词用作使动,使……朝见 △而抚四夷也动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以一服八动词使动用法,使……臣服 △然后从而刑之名词用作动词,对……用刑 △是罔民也名词用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3.古今异义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莅中国古:中原地区 △吾,不能进于是矣古:到这种地步 4.宾语前置 △臣未之闻也 △牛何之 △未之有也? 5.主谓倒装 若是其甚与之 6.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7.介词结构后置 △王坐于堂上
△吾何快于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8.固定结构 △德何如何如,即如何,怎么样 △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即以是 △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以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原因 △然则废衅钟与?既然这样,那么…… 【拓展延伸探究】 如何认识孟子的“仁政”学说的性质?他的学说到底对当时及后世社会影响多大?在当今社会现实中,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孟子“仁政”学说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非为人民谋幸福。但是他提出的社会政治主张在客观上制约了专制君权的恶性发展,维护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孟子的学说成为后世开明政治家、思想家们一再援引的范例。比如:汉代“文景之治”时期,唐代“贞观之治”时期,宋代王安石变法等,甚至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利用的思想资料。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中便有孟子“保民”政策的影子,我们正在力图达到小康阶段的发展目标,有恒产者有恒心,“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成为必需,但是现在,距离孟子的“理想国”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贫困仍未被抛到九霄云外。 【课后习题解答】 (一)(题目略) 提示:本题主要要求两个方面,一是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二是理清思路,正确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详见“感知内容剖析结构”部分。 (二)(题目略) 答:1.御:抵御2.易:换。宜:应该、应当 3.乃:是4.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 5.及:推及、推广到6.缘:攀登、爬 (三)(题目略) 答: 道:1.谈论、述说2.说、讲3.道义、道理4.路、道路。 (四)(题目略)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练习,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