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四课时加法结合律。1、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引入,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途径引导学生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异同联系,自主发现并验证,归纳加法结合率,感受运算规律作用.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为此,本人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好教材,并合理地对部分学习活动做创新处理,努力使教学活动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2、(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加法结合律是在连加法运算顺序发生变化,结果不变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同加法交换率相比比较抽象,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法结合律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它不仅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加法结合率难度不太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能推倒出加法结合率.在应用运算定律时,学生容易把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率混淆,这里要加以区分二者的不同.(1)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中,用语言概括或表述自己的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晰完整。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率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率.(2)过程与方法:经历加法结合率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率的意义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加法结合率的推导过程.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7、媒体资源(网络白板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PPT课件flash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每组算式,说出每组
教师出示书上的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说说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两个算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重视学生认知规律和探索规律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小结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自觉地产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行。2.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探究新知1.教师质疑,是不是这两个例子巧合了:三个数相加,先算前两个数相加或先算后两个数相加,结果相等。你能照样子再写几组,验证你的发现吗?2.教师出示自己写的三组算式,让学生分组计算,看看是不是结果也相等,进一步验证同学们的发现。表扬计算快的一组,为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3.教师白板出示生活中的两个事例,进一步解释同学们的发现。4.教师告知同学们的这一发现就是加法交换律。并让同学们按照完成的填空题,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5.让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1.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仿照样子写算式验证自己的发现。2.学生分组计算老师举的三组算式,用计算结果进一步地验证自己的发现。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举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例,解释自己的发现。4.学生完成老师出示的填空题,并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交流等方式轻松愉快地展开了加法结合律的推到和验证。小组内交流的方法,转变枯燥的计算为口语数学,这既是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又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的探究过程。
小结1.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经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2.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巩固应用1.教师回故表扬小组比赛做题获胜的一组同学。2.教师总结: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时,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率,可以使计算简便。3.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57+288+434.白板出示书上练一练的习题,学生逐道完成,教师讲解。1.学生说出获胜理由,因为b组的题,小括号里的数结合在一起能凑成整十,整百,计算起来简便。2。学生计算,汇报。适当的贯穿了运算定律的好处-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整个课堂宽松,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小结1.学生能够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率进行简算。2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堂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通过观察,计算,探究等方法学会了加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有了一个系统的概括和梳理。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4+8)+6=4+(8+6)(19+62)+38=19+(62+38)(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