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习题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习题2

ID:1015488

大小:3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跌宕(dànɡ)      引擎(qínɡ)束缚(fù)      供不应求(ɡònɡ)B.踱步(duó)      契约(qì)帷幕(wéi)      锲而不舍(qì)C.垄断(lǒnɡ)      租赁(lìn)潜力(qián)      果实累累(léi)D.帐簿(bù)      跻身(jǐ)手镯(zhuó)      藏头露尾(lòu)解析 A项“供”应读ɡōnɡ;B项“锲”应读qiè;D项“跻”应为jī,“露”应为lù。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解析 A项,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B项,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C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D项,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答案 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广东特色的文化产品。D.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解析 B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C项,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D项,语序不当,应为“从理论上作出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答案 A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意思连贯。只填序号。(6分)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得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___。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________,________。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________,________。①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②然而,实际上,只要他活下去,他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③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的人生境界④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⑤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所淹没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语段开头谈“活得与众不同”,只有②③两句能与此衔接,②句“然而”表明与前文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分号隔开,所以②在③之后;另外,从后文“淹没”看,第四个空应该填⑥;承“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下文应该接⑤,“仍然存在于……”;⑤谈到“触及不到的深处”,正好和④中的“心灵暗流”相呼应。所以最后两个空应该填⑤④;剩下的①句自然就在第三个空了。答案 ③②①⑥⑤④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课文正文第一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5.由本部分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中国市场并非像外国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繁荣,但是具有巨大的潜力。6.这段文字的一大特色是大段引用了有关专家的言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在这段文字中,专家的观点是主体,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而且运用大量的数据说话,极有说服力。答案 专家的论述,是深刻的、有力的,作者借用他们的观点,使自己的讨论更深入更广泛,更具学术意味,也给读者最大的信服力。7.这段文字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的?(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先分析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加以概括。答案 第1段总领下文,第2~5段讲中国市场的现状,第6段为过渡段,第7、8段讲中国市场的潜力。整个文段为总分结构。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8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没有为石家庄市更名的规划。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石家庄市”一名由来已久,且那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都以“石家庄”记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若改名,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此次关于石家庄更名的风波,实际点出了如何对待域名与城市历史、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话题。“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暗示了这个工业城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了现代中国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应当说,“石家庄”承载了城市的地源和历史的文脉,为市民标示出了明确的城市历史认同意指。如果轻易更名,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长久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其历史损失,是绝不能用“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来弥补的。退一步说,一个土气而缺少历史盛名的市名就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吗?我们看一下深圳市这个例子。深圳市建市前,是广东省的宝安县,此县名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而“深圳”地名则晚得多,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在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中,“圳”是指田野间的水沟,“深圳”就因为此地渔村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大家知道,1979年中央政府决定深圳建市,宗旨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为什么不用更响亮的“宝安”而用土气的“深圳”来命名这个窗口呢?“在一条深水沟上建立一个新兴的现代大都市”,恐怕是当时选择这个素朴的市名的立意所在。不攀比,不依附,自强创新,这是我们应当从“深圳市”命名中吸取的城市精神。而且,30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不仅使“深圳”从水沟边的小渔村腾飞为国际化大都市,而且使我国在30年间从经济穷国变成了经济大国。实际上,国际上的著名大都市的名称,很少是“出身名门” 或有非凡的历史寓意的。相反,重要的历史名城的命名,似乎都表现出一种“因地制宜”的随意和朴素。现代世界大都会之一——伦敦的市名是在公元43年由征服英伦三岛的罗马人定下的,意思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如果按照改名论者的主张,“伦敦”不仅也是一个土气的名字,而且还带着屈辱的殖民烙印,无疑早就应当更改了。但是,英国人不仅从无更改它的意图,而且始终以它作为首都的名称。为什么?因为“伦敦”见证了英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风云,所以是英国的不可估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所以每一个城市的名称,都带着自己诞生之际的独特历史烙印,“历史名城”正因此具有历史意蕴。为了经济的目的,攀龙附凤,更改市名,搞“假、大、空”的“古董”市名,这种不尊重城市历史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且必将严重影响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城市名称是历史文化的产物,用经济这笔账,是永远算不过来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注】 日发表《正前,石家庄市通过了到2020年把省会建设成500万人口大都市的规划,同时谋划主城区北跨发展,将正定纳入主城区。8月10日,河北一家媒体定纳入主城区,石家庄要不要改“正定”?》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不少网站还开设了“石家庄改名正方反方讨论”栏目,网民讨论激烈。8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回应: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从来没有过为石家庄市改名的规划。8.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你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感受?请简要说明。(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本文第2自然段讲了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第3、4自然段又举了“深圳”、“伦敦”两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同样应该是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只是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归纳概括。答案 (1)原因:①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暗示了这个工业城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了现代中国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②如果轻易更名,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长久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历史损失;③世界各地很多城市的名称都未改动,也没有影响其发展。(2)感受:①明白了城市不能改名的内在原因,从某种程度上纠正了思想上的错误;②中国要想真正强大,必须脚踏实地,拼搏奋斗,个人要想成功,也应如此,务虚、浮夸的思想是要不得的。9.“深圳”、“伦敦”这两个市名各有何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较为明显,有效信息主要集中在第3、4自然段。同时要注意其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本义和隐含义。答案 深圳:本义是指“深水沟”,这个素朴的市名蕴涵了“不攀比,不依附,自强创新”的城市精神。伦敦:本义是指“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这个土气且带有屈辱的殖民烙印的市名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10.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改名论者想为石家庄市改名的原因。假如石家庄市真的改名了,你认为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负面影响?(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有一定隐蔽性,文本主要是分析为什么不能改名,而改名论者的种种理由、想法都隐含在文本之中。这就要求考生细读文本,从否定性的分析中归纳概括出答案。本题的第二问属于探究性试题,考生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1)原因:市名太土气,缺少历史盛名,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2)负面影响:将会严重影响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破坏政府形象,助长“假、大、空”思想、务虚作风的盛行。11.对于网上“石家庄要不要改名”的讨论,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无聊”,而石家庄市政府却很认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回应。你认为石家庄政府的行为是否值得肯定?为什么?(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呈现的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的能力。要想评价政府的行为,首先,要细读文本,分析之所以不能改名的原因,这主要集中在第2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其次,还要注意分析文本后面提供的相关新闻资料,了解到此行为是政府对网民的解释,这体现了一种平等、尊重的理念。答案 石家庄市政府这种对待舆论的行为值得称赞。因为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基础,沟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民意,理解才能形成合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这种行为也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对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的维护,实事求是抓城市经济建设的务实态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