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3.会用所学的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科书安排的情境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示意图。其目的是建议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参照物,在实际背景中学习辨认物体的方向与位置。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学校景物不同记录情况的讨论,过渡到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沟通现实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是如何关联的,帮助学生体会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教科书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介绍实际情境中辨认方向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沟通实际情境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是联系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桥梁;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现实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的沟通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得方向与位置的内容不再停留在一种知识点的学习层面上,而是提高到发展空间观念的层面。•到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说说操场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在附页1的图1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带学生到操场上去辨认方向。教科书通过笑笑和淘气的对话,说明了活动的步骤。首先体验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这是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经验。继而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方向就是“西”,左面就是“北”,右面就是“南”。然后观察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象征性的景物(参照物)及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操场的北面有什么。最后,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景物及所在方向,既加深学生对四个方向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做铺垫。附页1的记录纸没有标明方向,需要学生自己记录,从而为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做铺垫。•到教室里,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回到教室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学生读懂每个组在纸上记录的四个方向上的不录同建筑物,但是由于记录方式不尽相同,交流时很不方便,进而激起学生统一规定的愿望,学感受其必要性。•认一认,填一填。首先介绍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再填写刚在校园里观察到的景物各在操场的东、南、西、北什么方向上。这时,全班填写的内容都是统一的,使学生体会到这个约定的必要性。最后,让学生想象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给定一个方向的前提下,如何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在想象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本册教科书的方向标都给出了北、东两个方向,目的是降低学生借助方向标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难度。教学建议•到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说说操场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在附页1的图1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建议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在实际观察中认识东、南、西、北。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说一说太阳升起的方向。大家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就是“东”,它的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据此认清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操场的四个方向分别找一个象征性的景物。让学生面向东,看一看操场东面有什么,然后向后转面向西,看一看有什么;再向后转,恢复原状面向东后,向左转面向北,向后转面向南,分别找一找北面和南面的象征性景物,如南面有学校的大门,北面有教室。(3)小组合作交流当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分别在什么位置。如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体会方向感。(4)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附页1的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人的认知思维存在个性差异,有些人先天方向感弱,学习这部分内容中会遇到闲难。此外,某些地区由于街道不是正南正北方向,所以居住者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现实环境中辨认方向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问题不是这个阶段的课堂上能解决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操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但一定注意控制练习的难度。•到教室里,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看一看,说一说。
组织学生同到教室集体展示、交流记录结果。在交流中大家发现各自的记录不尽相同,难以开展交流和沟通,进而引发学生的质疑与讨论。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上北”的要求,调整原先的“记录”。如可以提醒学生转动自己的“记录”单,使“记录”上的“北”和书上的“北”方向一致。调整后,大家发现记录纸上的内容都是一致的,从而体会统一规定方向标记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难以实现“现实”与“地图”的沟通,常见的表现有两种。第一,有些学生现实中能够分清东、南、西、北,单从地图上辨认四个方向也没有问是一旦需要把现实中的辨认与地图上的辨认统一起来时,就会出现困难。第二,记平放置时,学生能理解现实景物和图上标记之间的关系,但是把记录纸竖直放置时,会产生认知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水平放置时,记录纸上的方向和现实中的实际方向一致的,而竖直放置时,记录纸上的方向和现实中的实际方向则不同,需要学生在进行转换、对应。这是一个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解决这一困难有两个建议。第一,加强操作活动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的沟通作用,如先平放记录纸并引导学生把记和实际景物进行一一对应的“联想”,再慢慢地把记录纸竖放起来,在加强“联想”,让学生观察由水平放置到竖直放置的变化。第二,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再次带到操场,指导学生拿着填好的记录纸,面向北,延伸展双臂表示西和东,这个动作和记录纸表示的方向是一致的,再找一找操场上各个方向一一对应的象征性的景物各是什么。不少教师通过实践发现,当反复经历这样“一一对应”的辨认活动后,学生的方向感明显增强。即便如此,教师也应意识到学生要达到自如地认识地图仍然是有困难的,实际上,也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存在这种认知困难。面对学生,教师就更不必操之过急,这也是我们教科书中为什么与地图、方位有关的问题一定会标示方向(方向标)的原因。•认一认,填一填。告诉学生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顺序绘制的。按照记录单上的记录,在书上填出在操场四个方向上观察到的景物。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地图上对于东、西的辨认要难于对南、北的辨认,原因可能是地图上的学习主要是依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而有些学生分不清楚左右。解决困难的建议是帮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熟悉的参照物加强对“左西、右东”的辨认与记忆。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如教科书上给出的依据参照物来辨认方向,比如,“太阳每天在东方升起”“操场的北面有……”。再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指南针(如果学生说不出指南针,教师也可以简单介绍),借助北极星、树的年轮、“立竿见影”辨认方向的方法等,这些都将加深学生对方向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