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69~7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会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对应底边的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长方形框架、钉子板、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上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吗?(长方形、正方形)2、它们都有什么基本特征呢?(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3、回答的真棒!如果老师捏着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外拉,他会变成什么图形呢?(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二、交流展示1.教师: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如教材中的几组照片)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说说看。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相机出示生活中的几组照片。)
三、互动探究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这里有一物体,我拉长它就矮,拉短它就高(打一图形,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师用学具演示拉的过程。)3、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请同桌同学互相合作,把三角板换成两个同样的三角板进行拼图,看看自己拼成了什么图形呢?做完后同桌交流,教师走动巡视。3、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图形:有的拼成长方形,有的拼成正方形,有的拼成三角形,当看到有同学拼成平行四边形时时,出示课件图平行四边形。4、谈话:同学们拼出的图形真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平行四边形,它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先在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证明这些猜想吗?想想办法,动手试试。 学生汇报证明方法。用手中的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5、师巡视,并夸赞学生的劳动成果。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6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见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呢?(有栅栏、楼梯扶手、还有伸缩门。)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师用学具演示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阐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四、认识图形、加深记忆1、出示一组图形,请同学们认识平行四边形。2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3、出示判断题加深学生的辨别能力。五、课堂总结、作业在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图形。六、布置作业1、七巧板也可以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回家拼一拼。2、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设计一个能给人们提供便利的东西。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易变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四个角都不是直角。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借助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直观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然后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判断和识别图形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演示课件,从实物情景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并在头脑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这节课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