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教案【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字词;学习儒家思想之“三纲八目”;背诵《大学节选》。第一课时一、知识积累。1.了解文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2..课题释疑①《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大学指的则是大学问。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②关于儒家道德和政治思想,《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经”即()、()、()三条纲领,又提出了()、()、()、()、(
)、()、()、() 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二、课文自学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总结】以上为第一段,为全文的总起段落。运用递进论述的论证方法层层讲述儒家修德的三纲八目;其中,三纲为目标,八目为途径,要达到三纲之目标,必须根据八目之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下几段,则分别论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等问题。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5.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6.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8.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A.重点字词自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C.自译:D.错译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基础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躲避 B.物格而后知至 格:探究C.其机如此 机:机遇 D.见君子而后厌然 厌然:讨厌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上恤孤而民不倍
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D.是故君子先慎乎德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未之有也。 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知至而后意诚B.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D.故治国在齐其家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5.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其所令反其所好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D.孝者,所以事君也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全部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④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⑤此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⑥上老老而民兴孝⑦上长长而民兴弟 ⑧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⑨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A.①②③ B.②⑤⑨ C.④⑥⑦ D.③⑦⑧8.下列有关课文中节选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是修身治人的儒家规则,它建议人之追求与建屋相似,须先打好基础,才能按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完成个人追求。
B.《大学》中提倡“君子必先慎其独也”,指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容易犯错误,做人必须表里如一,所以应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遵守道德规范,才算是君子之行。C.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D.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9.下列有关于儒家经典的相关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B.儒家的“五经”指《诗》《书》《礼》《乐》《春秋》。C.“四书”概念最早由南宋大儒朱熹提出,《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D.传说“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10.《大学》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