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
中 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 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 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 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在哲学上,还具有从量去找出与确定矛盾的质的规定性的意义,这个思想也符合辩证思维。不少人认为中国人是缺少思辨精神的。而我们从《子思》中可以驳斥这个观点。可惜的是,《子思》在秦代遭到了被禁毁的厄运,使之面目全非,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著录中寻求它的光芒。“天人合一”是儒学的大一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天人合一,也就掌握了《子思》的基本精神,也就掌握了中国儒学的精神。“天人合一”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道作为人世间的公理,它是由人去把握支配的。人可以并且应该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主动性,做世界的主人。而“天人合一”从美学意义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物和谐,才能达到乾坤运转的整体和谐。反之,则是混沌无序,则是人妖颠倒,则是纷争、动荡,一团乱麻。社会不进步,人类不得安宁,失去安定和团结,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运。除了倒退,别无其他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平民百姓所最不愿看到的。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并非平庸无为,而恰恰蕴藏着追求完美、探求规律、积极进取的大智慧。偏左、偏右都会远离目标和方向,过犹不及,达不到理想境界。为人中庸,会拒绝极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处事中庸,会准确把握事物的“度”。使其恰到好处。因此置身现代社会,读懂中庸之道,可以加强自身修养,促进全面发展,体现自身价值。
什么是中庸?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不变,“庸者,常也。”中庸者,“用中为常道也。”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不变,“庸者,常也。”中庸者,“用中为常道也。”“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主要内容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中庸》的主要内容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中庸》的主要内容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弟、长惠、幼顺、《中庸》的主要内容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弟、长惠、幼顺、《中庸》的主要内容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弟、长惠、幼顺、《中庸》的主要内容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九经: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即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中庸之道的三原则
1、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之道的三原则
1、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之道的三原则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1、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之道的三原则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3、至诚尽性。坚持至诚原则,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乃至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第一章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本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即人的自然本性中包含仁义孝悌等伦理道德观念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遵循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修明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教化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片刻,一会儿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德,圣人(遵循本性)修明道德,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警戒谨慎
在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方更易被发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因为幽暗之中,没有比这个更明显的,细微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符合节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安于其位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化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能合乎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准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内容解析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什么是道内容解析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怎么慎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即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为什么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3、什么是中庸(中和)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3、什么是中庸(中和)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3、什么是中庸(中和)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遵循本性做事内容解析2、提出君子应慎独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之一,也是必由之路。3、什么是中庸(中和)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大本达道,可使天地位,万物育
第二章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解析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解析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解析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解析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解析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解析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怎么理解“君子而时中”?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解析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小人肆无忌惮为什么是反中庸?请举例说明。
第三章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呀,可是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第四章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推行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通智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无能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无能的人根本做不到。没有谁每天不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不够。
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不够。
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比喻人们对“道”缺乏自觉性,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