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禅》教学素材一、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二、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1,天光云影共徘徊2。问渠那得清如许3?为有源头活水来4。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5。向来枉费推移力6,此日中流自在行7。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第二首诗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三、禅宗六祖的故事
当年禅宗五祖想选一名接法人,他让众弟子根据自己的修行体会写一首偈子,——偈子就是佛经中的唱颂词,多以诗的形式写成。——谁契悟了佛意,就把法衣传付给谁。当时,五祖弟子有七百多人,其中以神秀最为出色,他在廊壁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五祖大加赞叹,并且要求大众焚香读诵此偈,依偈而修。慧能听说后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知道慧能已经大悟,便将祖师衣钵传给慧能。四、学诗诗苏轼学诗浑似学参禅①,竹榻蒲团不计年②。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苏轼以其对禅学和诗学两方面的深刻造诣,曾提出“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的看法。其后,引起诗坛的普遍注意,渐成一时之风气。吴可在其《藏海诗话》里就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他并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写成诗,开了宋代以这种形式论诗的先河。“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揭示了学诗和参禅的相似之处在于“了”。“了”字在禅家看来,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了”的过程是北禅宗所谓的“渐悟”,需要坐在蒲团上参禅打坐无数年。“了”字在诗家看来,是诗悟的最高境界,是彻底明白了作诗的各方面的规律,达到了“自如”的程度。就变得当把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运用自如以后,作诗简单,性情的自然流露,随手拈来,就是好诗。禅家的“了”和诗家的“了”虽然归趣不同,但是,“了”的过程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在经过苦苦的追寻之后,达到的豁然顿悟的境界。五、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
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六、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七、悟道诗(宋)某尼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早上蹬东时看佛诗,偶尔看到宋尼的一首悟道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回头笑拈梅花笑,枝头春意已十分。试想,一个宋代尼姑踏破芒鞋,终日寻春不得,回家见梅花绽放,春意昂然,自觉得其所哉,原来春在眼前,春在家里,春在枝头,春在手上,十分春意,不用找寻,随处可见,只是没有在意而已。尼姑寻春,有点意思,尼姑踏破芒鞋寻春,有点意思,尼姑寻春不得,有意思,寻春不得没有失意,有意思,见梅悟春,终于得春有意思。不知那尼姑是否寻春不得,见梅思春,以梅为春,从而化意枝头梅,进而得道悟空。一首诗三度用到那个“春”字,不知尼姑的经念得好不好,每天的功课做得怎么样。我不想深究这些,只是从诗中看出那尼姑爱春、爱梅。这样的尼姑不管能否悟得什么妙道,我都觉得很可爱。尼姑也是红尘女辈,寻春是否思凡我们姑且不下定论,思凡是否太俗我们也不用追究,纵使尼姑思凡念俗,但那诗很脱俗,很高雅。其实,我等标准俗人见此也想“回头笑拈梅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