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国民素质,创新民族文化。
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2、探究寓意,联系社会现实,探讨人生启示。3、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自习检测:
渴见水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尝庵婆罗果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无一恶者。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由此及彼,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现实生活中人或现象)
结果原因应该:放适量的盐(恰到好处)不应该:吃太多盐(过犹不及)口爽空食盐(过多)解读文本(示例)《愚人食盐》现实意义(立意):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
合作探究(二三四则):解读文本:1、思考分析这三则寓言的结果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得出你的结论。2、每则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
《渴见水》结果:见水不饮,为人嗤笑。原因:“此水极多,俱不可饮”应该:先解口渴之急,即做好眼前不应该:因水之多而放弃,即放弃目标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眼前事; 不可因目标太远而放弃努力;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要有恒心和耐心,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入海取沉水》结果:卖沉香只得半车炭之价值原因: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应该:耐心等待时机不应该:急于求成,随波逐流,图小利失大利
以小见大,举一反三,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闻得春天的芬芳。《尝庵婆罗果》结果:尝果买果,果却全被弃之原因:买果时为知全部便一一尝之应该:尝一知其它,知个别而得整体不应该:绝对实践
寓言类材料作文立意方法之追果溯因法《愚人食盐》: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渴见水》:做好眼前,量力而行《入海取沉水》:冷静耐心,莫随波逐流《尝庵婆罗果》: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结果原因弄清寓意,得出结论
达标反馈:阅读下面作文材料,看看可以有哪些立意?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立意:谎言误身,诚实最美;做人不可虚荣心太大;不可沽名钓誉。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赛者加油。 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 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项。 原来,那只登顶的青蛙是个聋子。达标反馈:要专注,不被外界干扰。不要轻言放弃。
小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分析,就会从不同的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的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课后作业:1.自学《驼瓮俱失》,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2.尝试写篇寓言。
《驼瓮俱失》结果:杀驼破瓮,世间所笑原因:听别人的话,取驼应该:自己要比较得失,权衡利弊不应该:轻信别人不可过于轻信他人面对两难问题,切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