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童心说》word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童心说》word同步练习

ID:1018569

大小:14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童心说练习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厌恶、憎恨B.非内含以章美也章美:文章华美。C.矮人何辩也矮人: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D.药医假病,方难定执定执:固定不变。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B.龙洞山农叙《西厢》C.以假事与假人道D.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B.决定目之为经矣C.便失却真人D.则政事无根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B.而事假事,文假文乎C.决定目之为经矣D.随其所见,笔之于书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夫童心者,真心也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6.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李贽(1527—1602),中国________代后期思想家。字卓吾,号宏甫,又号__________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晋江)人。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世。7.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夫童心者,绝假纯真,______________。(2)童子者,__________;童心者,__________。(3)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______________;见而为政事,______________。(4)盖其人既假,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不复有初矣初:人的最初的淳朴的状态。B.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遽:马上。C.则文辞不能达达:畅达。D.非笃实生辉光也笃实:诚实。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况仆之不得已乎B.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以童心既障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D.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而君幸于赵王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保持童心重要性的一项是(  )①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②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③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④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⑤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⑥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A.①③⑥    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童心,然后作者分别用一个判断句和两个假设句来阐明童心的含义。B.作者用“方其始也”“其长也”和“其久也”三组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把理学对童心的侵害揭露出来。C.作者认为:“护此童心”就是要保留个性,解放个性;“障其童心”则是摧残个性,扼杀个性。D.作者连用十七个“假”字,突出了对复古、模拟的假文学的鄙视和厌恶,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2)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7题。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①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余以谓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拨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进。(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指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四人。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  病:指责。B.多能指摘其间形象指摘:指出。C.显者为近,晦者为远晦:模糊。D.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类:像,类似。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以谓非误(拨)也B.余尝以(惟马不画毛之事)问画工C.倚之(于)败墙之上D.(汝)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画的下方有一只猫,他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后来正肃吴公经过对画中猫眼和花的分析,指出了古图的精妙之处。 B.作者在鉴赏古画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来辨别画之优劣,而不盲从众说。如对高益的壁画,他就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见解。C.欧阳修曾在《盘车图》一诗中论道:“古画画意不画形。”而本文作者则认为,鉴赏古画既要重“形”又要重“意”。D.本文论述的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绘画理论,但能夹叙夹议,结合生活场景和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 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B项,章美,美好。2.答案:B 解析:B项,“叙”同“序”,作序3.答案:D 解析:D项,根柢:根本。A项,古义,文章体裁;今义,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B项,古义,必然,一定;今义,对如何行动作出主张。C项,古义,还未失去童心,而保持本真之心的人;今义,真实的非虚构的人物。4.答案:A 解析:A项,属于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其他三项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5.答案:D 解析:A、B、C三项是判断句,D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6.答案:明 温陵居士 《初潭集》 《焚书》7.答案:(1)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2)人之初也 心之初也 (3)则言语不由衷 则政事无根柢 (4)则无所不假矣8.答案:B 解析:B项,遽,突然。9.B 解析: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前者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后者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C项,均为连词,因为。D项,均为被动句的标志。10.D 解析:②说的是童心因这样做而消失了。④是说道理是通过多读书得到的。⑥陈述的是“文人童心不失”的事实。11.A 解析:作者用的是两个判断句,不是一个。12.(1)童子,是人最初的本真状态;童心,是人心最初的本真状态。人心最初时的本真状态,如何会失却了呢?(2)天长日久,懂得的道理、所见所闻一天天增多,那认识到的、感觉到的范围也一天天宽广,于是又知道有美名的好处,并且一定要张扬自己的美名,这样童心便丧失了。答案:13.B 解析:B项,指摘,指出错误,加以批评。14.C 解析:C项,都为介词,凭借。A项,助词,放于方位词之前,可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连词,并且;连词,因而。D项,介词,跟;动词,结交。 15.A 解析:A项与原意不符。16.C 解析:C项,根据第三段所述的理由和几个画例可知,沈括的观点和欧阳修的观点是一致的。17.(宋迪)就对用之说:“你的画确实很精巧,只是少了天然之趣。”用之非常佩服他的评点,说:“我常常担心自己不如古人,(原因)正在这里。”参考译文:收藏书画的人,很多人是贪图作者的名气。偶尔有传闻说是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的手笔的,见到的都争着买进,这就是所说的“耳鉴”。还有的人看画用手去摸,据说着色均匀,手指摸上去没有高低不平的感觉的就是好画。这种方法又比“耳鉴”低下,叫做“揣骨听声”。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画的下方有一只猫,他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修是亲家,他一见这画就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怎么知道的呢?画上的花散开且颜色干燥,这正是中午时的花;猫的眼睛就像一条线,这正是正午时的猫眼。早上带有露水的花,花心收拢,颜色湿润。猫的眼睛在早晨和夜里都是圆的,随着太阳升高逐渐变为狭长,到正午的时候就像一条线了。”这就是善于寻求古人的想法。相国寺的旧画壁,是高益的手笔。有一面墙是描绘众多乐工奏乐的画,非常有意思。人们大多指责弹琵琶的人拨错了下弦,众多的乐管都发出“四”字的音。而琵琶的“四”字弦应在上弦,这里却是拨掩着下弦,是错误的。我认为这并不是错误的,一般管类乐器是放开指头发出声音的,琵琶是指头拨过琴弦发出声音的,这一拨尽管按住下弦,但是声音却是上弦发出的。高益对画面的安排居然能达到这样的地步,他的匠心可以从中知道了。 书画的妙处,应该用心神去领会,很难凭借具体的形象来寻求。世上看画的人,大多能指点评说画中形象、位置、色彩方面的瑕疵而已,至于能够达到深刻理解其中奥妙的人却十分少见。就如彦远《画评》所说:王维画东西,大多不管四季,比如画花卉,往往把桃花、杏花、芙蓉花和莲花同画在一个景中。我家收藏的王维画《袁安卧雪图》,上面画有雪中芭蕉,这就是王维得心应手,意到便成的画,所以达到的意境出神入化,全然得之于天意,这是难以和俗人论说的。又如欧阳修的《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和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这是真正懂得画。画牛、虎都要画毛,唯独画马无须画毛。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画工,画工说:“马的毛细,不可以画。”我诘难他,问:“鼠的毛更细,为什么却要画?”画工不能回答。(其实)大抵画马时,马的大小不过一尺多,这就要求以大为小,所以马毛细而不可画;画鼠时却正如原样大,自然应当画出毛。而牛、虎也是以大为小,所以也不应该见毛,但牛、虎的毛色深,马的毛色浅,按理必须有所区别。过去小窑村里有个叫陈用之的人,他善于画画,宋迪见他画的山水,就对用之说:“你的画确实很精巧,只是少了天然之趣。”用之非常佩服他的评点,说:“我常常担心自己不如古人,(原因)正在这里。”宋迪说:“做到这点不难,你应当先找一堵破墙,把一张未染色的白绢铺开,将白绢挡在败墙上,早晚观看。观看一段时间后,隔着白绢,败墙上高下平坎曲曲折折,都成山水之景象。凝目注视,用心思索:高的是山,低的是水;坎的是谷地,缺的是山涧;明显的是近景,模糊的是远景。心领神会,了然在目。则随着心意下笔,默以神会,自然之境都像是天成,不像是人所为,这就可称为活笔。”陈用之从此之后画技不断进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